历代琴人录5:五代宋元(下)
2012-11-10、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徐天民还和其子徐秋山一起编写了《琴述》、《霞外谱琴》。
徐天民曾作琴曲《泽畔吟》。其曲描写屈原在被流放期间,游于江滨,身在泽畔,心思报国,然其与不合,不容于朝庭,报国无门,赤子之心,无所控诉,于是向渔夫倾诉。而渔夫不以为然,转头 鼓 枻 而去。这也是浙派徐门的代表琴曲之一。
二十七、毛敏仲
毛敏仲(公元十三世纪)名逊, 字敏仲,浙江 三衢 人,宋末元初浙派琴家。
毛敏仲初学江西谱,后师从刘志方,远承郭楚望浙派琴风,在当时很有名望。
毛敏仲与徐天民一样,也是杨瓒的门客。元兵破临安后,他曾一度隐居于山林,后去元大都(北京)求功名,未果,客死于馆舍。
毛敏仲 一生所作的传世名曲很多,在琴界很有影响。其所作名曲主要有:《渔歌》、《樵歌》、《山居吟》、《列子御风》、《庄周梦蝶》、《禹会 塗 山》等。
《渔歌》是根据柳宗元 《渔翁》诗意所作,所谓:“渔翁夜傍西岩宿, 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 欸 乃一声山水绿。回看云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樵歌》是元兵破临安后,毛敏仲一度隐于山林时所作。其曲描写樵夫砍樵的生活,借此写意隐者之志。
《山居吟》以山居生活为题,以山月江风、甘泉林石为趣,写巢云松于丘壑之士,澹然与世两忘,不牵尘网,乃以大山为屏,清流为带,天地为之庐,草木为之衣,枕流漱石,徜徉其间之趣。
《列子御风》取《列子》黄帝篇“御风拟神游六合”之意所作。
《庄周梦蝶》取意《庄子》,写庄子夜梦自身化为蝴蝶,逍遥自在,终不知是自己化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化成了自己。其曲甚为潇洒。
《禹会 塗 山》写禹继舜之位后,巡狩于会稽 塗 山,承唐虞之盛,会天下诸侯,执玉帛来朝者万国。毛敏仲北上大都时,改此曲名为《上国观光》,献给元世祖。但却未得到招用。
二十八、汪元亮
汪元亮(公元十三世纪)字大有,号水云,钱塘人,南宋末代皇帝度宗的琴师。宋亡后,他随三宫(太皇太后、谢太后、宋度宗)北去燕都多年,对亡国之痛感受颇深。 文天祥被押后,汪元亮作《拘幽十操》去狱中为文天祥弹奏,又弹奏《胡茄十八拍》以慰之。他 写下很多伤国之诗,著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二十九、俞琰
俞琰(公元 1253 年 — 公元 1316 年)字玉吾,号全阳子、林屋老人、石涧道人,吴郡(今苏州)人,宋末元初琴家。
南宋亡国后,俞琰放弃功名,闭门读书,并以琴自娱。他认为“琴操有谱无字,失古制作之原”,于是“研究作谱四十余,”把《诗经》诸篇、《离骚》、《归去来辞》等许多诗文配谱弹唱。这是明朝有词琴谱的先声。
三十、徐秋山
徐秋山(公元十三世纪),浙江严陵人,徐天民之子,宋末元初浙派琴家。他和父亲徐天民一起, 编写了《琴述》、《霞外谱琴》。
徐秋山曾和毛敏仲共游元大都,被举荐给元世祖,但未获招用。
浙派徐氏一门,自徐天民始,至明代被誉为浙派“徐门正传”。徐秋山是重要的承前启后者。
三十一、陈敏子
陈敏子(公元十四世纪初前后) , 元代琴家,曾著《琴学发微》。他指出“姑以琴之为曲,举其气象之大概,善之至者,莫如中和。体用弗违乎天,则未易言也。其次若冲澹、浑厚、正大、良易、豪毅、清越、明丽、缜栗、简洁、朴古、愤激、哀怨、峭直、奇拔,各具一体,能不逾于正乃善。若夫为艳媚、纤巧、噍烦、趋逼、琐杂、疏脱、惰慢、失伦者,徒堕其心志,君子所不愿闻也。”
三十二、徐梦吉
徐梦吉(公元十四世纪),号晓山,元代琴家,徐秋山之子,是浙派徐氏一门的重要传承者。他曾在四明(今浙江宁波)做官,故全家离开原籍,迁到了四明。
徐氏一门,经过徐天民、徐秋山、徐梦吉三代的传承,到明朝传到第四代徐和仲时,才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