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琴人录5:五代宋元(上)
2012-11-10、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第五章 五代宋元
一、梁意娘
梁意娘(公元十世纪中叶),五代后周女词人,才华横溢。她与其表兄李生相好,私定终身,后为父所知,令她与李生不能往来。后李生托人游说,梁意娘的父亲怕多生闲话,只好答应了这门婚事。
梁意娘亦为琴家,曾作琴曲《湘妃怨》。《湘妃怨》是写舜帝南巡不返,死于苍梧,他的两个妻子娥皇、女英思念而泣,以泪洒竹,竹皆枯死。因相传娥皇、女英死后为湘水之神,故后世称二人为湘妃。梁意娘作此曲,是借湘妃思舜的故事,来表达自己对李生的思念之情。
二、赵普
赵 普
赵普(公元 922 年 — 公元 992 年)字则平,原籍幽州蓟县(今北京西南)。赵普原为后周之臣,后助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成为北宋的开国功臣。另外,赵普也是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最初策划者。他在北宋官职最高时作到宰相,后告老解职后,仍享受宰相待遇。
赵普亦为琴家,曾作琴曲《雪窗夜话》。一天晚上,天上下着大雪,皇帝来到赵普家中,与赵普商议讨伐北汉之事。后赵普为记此事,作琴曲《雪窗夜话》。
三、朱文济
朱文济(公元十世纪后半叶), 北宋琴家,在当时号称“鼓琴为天下第一”,因此在御前任职。
据《琴史》载,朱文济“性冲淡,不好荣利”。宋太宗好琴,效仿文王、武王,把七弦古琴加二弦而变为九弦琴,朱文济对此坚决反对,提出“五弦尚有遗音,而益以二,今无所阙。”由于朱文济在琴界的声望,他的反对使宋太宗所制九弦琴最终未能通行,但宋太宗也极为扫兴。从此朱文济受到冷落。
朱文济的弟子中,最著名者为僧夷中。
四、僧夷中
僧夷中(公元十世纪后半叶),又称慧日大师,北宋琴家。
北宋的著名琴家,多为僧人。夷中即为其中之精英。他是大琴家朱文济的学生,得到了朱文济的真传。
夷中的弟子中,也有名气甚大的。其中以僧知白、僧义海最为有名。
五、崔尊度
崔尊度 (公元 953 年 — 公元 1020 年) ,北宋琴家,曾著《琴笺》,为当时主要琴著之一。他明确提出了“清丽而静,和润而远”的美学思想,对琴文化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六、林逋
林 逋
林逋(公元 967 年 — 公元 1028 年) 字君复,北宋诗人,大里黄贤村人(今奉化市裘村镇黄贤村)。林逋年少即通晓经史百家,性孤高自好,喜恬淡,不趋荣利。他长大后曾漫游江淮,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
林逋善绘画,工行草,书法瘦挺劲健,诗多奇句,澄澈淡远。其《山园小梅》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
林逋亦善于琴,曾作琴曲《梅梢月》。其曲是林逋结庐孤山时,中夜吟倚小窗,见梅月争清所作。深具“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诗意。
七、唐异
唐异(公元十世纪末至十一世纪上半叶) 字子正,北宋隐士。他善书法,深为范仲淹所称道。唐异亦善于琴,为隐士之风。
八、范仲淹
范仲淹
范仲淹(公元 989 年—公元 1052 年)字希文,北宋政治家,吴县(今属江苏)人。宋仁宗时,范仲淹官至参知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