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谱控

历代琴人录5:五代宋元(下)
2012-11-10、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十六、朱长文

  朱长文(公元 1039 年 — 公元 1098 年) 字伯原,号潜溪隐夫 ,吴郡( 苏州)人, 北宋书法家、琴家。

  朱长文年轻时, 称病不肯参加进士考试,筑乐圃坊,著书阅古,吴人皆称其贤,士大夫与他多有来往,遂名动京师。后他作了苏州州学教授,晚年入枢密院。

  朱长文亦为琴家,他对琴文化的贡献主要在于编写了《琴史》,对琴文化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十七、宋徽宗

宋徽宗

  宋徽宗(公元 1082 年 — 公元 1135 年)即赵佶,原籍河北涿县,宋神宗之子,宋哲宗之弟,哲宗崩后,即位为北宋第八位皇帝。他在位时,在政治上没有什么作为。金兵南下攻宋时,他把帝位专予宋钦宗(赵桓),自为太上皇。后金兵灭北宋,他与钦宗皆被虏至北方,最终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

  宋徽宗是一个杰出的艺术家,书画皆为一代宗师,曾独创“瘦金体”书法,并自成“院体”工笔画风。他 对琴文化极为重视,除其本人是琴家以外,他还在内府设 “ 万琴堂 ” (百琴堂),广罗天下珍贵名琴,对琴文化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十八、普庵禅师

  普庵禅师(公元 1115 年 — 公元 1169 年)即江西袁州慈化普庵印肃禅师,俗姓徐,宜春人,为南宋时期禅宗临济宗黄龙派著名禅师,为法忠禅师弟子。他十五岁出家,受具足戒后,往沩山拜黄龙牧庵法忠禅师为师。他问法忠禅师:“万法归一,一归何处?”法忠竖起拂子示之。普庵禅师恍然有省。

  后普庵禅师受众请住慈化寺,精进办道,禅定之余读《华严经论》,一日读至“达本忘情,知心体合”这一句时,突然大悟。

  普庵禅师亦善于琴,他在世时有普安咒传世,并谱成琴曲,名《普安咒》,又名《释谈章》。


  十九、姜夔

姜 夔

  姜夔(约公元 1155 年 — 公元 1221 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波阳(今江西鄱阳)人,南宋时期诗人、书法家、琴家。他的诗词,格高语秀,为后世所称道。他一生布衣,未登仕途,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

  姜夔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于琴,善作曲,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他曾著有《白石道人歌曲》传世。其中以琴曲《古怨》特别有名。


  二十、行秀禅师

行秀禅师

  行秀禅师(公元 1166 年 -- 公元 1246 年),号万松老人,金元时期禅宗曹洞宗名师, 河内解梁(在今山西省临猗西南)人,俗姓蔡。他幼年离别父母到邢州(今河北邢台)净土寺出家,受具足戒后,到达今北京一带访师参学,先到潭柘寺,后至庆寿寺,以后又往磁州(今河北磁县)大明寺,拜雪岩满禅师为师,成为满禅师法嗣。他大弘禅宗,名满两河三晋。然后,他回到邢州净土寺,建万松庵自住,以万松老人为号。以后,他奉金国皇帝诏请,相继主持中都(北京)万寿寺、仰山栖隐禅寺、报恩洪济寺。

  行秀禅师亦为琴家,政治家耶律楚材曾向他问道学琴。


  二十一、苗秀实

  苗秀实(? -- 公元 1232 年)字彦实,号栖岩老人,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是金元之际的琴家。

  苗秀实博通古今,尤长于《易》,善琴事,为当时第一。其 师承 扆 君章, 琴风雅重峻急,宗于蜀声,快人耳目,善弹《广陵散》。

  政治家耶律楚材曾从苗秀实学琴,对苗秀实的琴艺赞叹道:“今观栖岩意,节奏变神速。虽繁而不乱,欲断还能续……吟猱从简易,轻重分起伏。一闻栖岩声,不觉

[1] [2] [3] 下一页

  • 音乐名家
  • 本类人气排行:
    蒋英
    年轻时代的蒋英蒋英与钱学森夫妇蒋英近

    李彦歌
    箜篌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流传至今已

    王洁实、谢丽丝
       

    翟希贤
       

    刘淑芳
      会谈能唱的刘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