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谱控

历代琴人录6:明清两朝(1)
2012-11-10、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第六章 明清两朝

  一、刘伯温

刘 基

  刘伯温(公元 1311 年 — 公元 1375 年)名基,字伯温,又称刘青田、刘文成(谥号文成),明初开国功臣,浙江温州青田人。

  刘伯温为元朝进士,后成为朱元璋的重要谋士。朱元璋尊其为“吾子房也”。民间也有“上有诸葛孔明,下有刘基伯温”之说。

  刘伯温善于琴,曾作琴曲《客窗夜话》。此曲是刘基功成身退,于篷窗之下,怀今忆古的写照。

  另外,古琴形制中的“蕉叶式”,亦称为“刘伯温式”。

蕉叶式琴


  二、冷谦

冷 谦

  冷谦(公元十四世纪)又称冷仙,字起敬,或曰 启敬,号龙阳子,明初钱塘人,精于琴学、绘画及养生诸学。

  冷谦精音律,善鼓琴。其琴风 飘飘然有尘外之趣。 明太祖置太常司,任冷谦为太常协律郎。他曾著《太古遗音》一卷。他的名著《琴声十六法》,至今流传于世,是重要琴著。 《琴声十六法》,以“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澹、中、和、疾、徐”十六字诀,述操琴之要,是古琴美学的根本之作。


  三、徐和仲

  徐和仲(公元十四世纪)名诜,徐梦吉之子,明初浙派琴家。因其父徐梦吉在四明(今宁波)做官,故生活于四明。徐和仲在四明教书为生,讲授《春秋》。

  徐和仲继承家学,在琴界有很高的声望,人们称他弹琴是“得心应手,趣自天成”。

  明太祖设文华堂,广罗人才。徐和仲是被推荐的三大能琴者之一,另外两人是刘鸿和张用轸。

  浙派徐氏一门,经徐天民、徐秋山、徐梦吉,到了徐和仲,名声大噪,广为世间所重,被称为“徐门正传”。

  徐和仲曾编写《梅雪窝删润琴谱》,还作有《文王思舜》等琴曲作品。


  四、刘鸿

  刘鸿(公元十四世纪),明初琴家,松江人。他以琴艺精湛著称,称为松江派,是明代江操的代表人物。

  明太祖设文华堂,广罗人才。刘鸿是被推荐的三大能琴者之一,另外两人是徐和仲与张用轸。


  五、张用轸

  张用轸(公元十四世纪),明初琴家,姑苏人。他以琴艺精湛著称,亦为松江派,是明代江操的代表人物。

  明太祖设文华堂,广罗人才。张用轸是被推荐的三大能琴者之一,另外两人是徐和仲与刘鸿。


  六、朱权

  朱权 (公元 1378 年 — 公元 1448 年),号 臞 仙, 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为明室宁王。他曾遭人诬陷,虽被查明免罪,但从此不问政事,整天读书弹琴。

  朱权是一位很有成就的琴学大家,《平沙落雁》即是朱权的名曲。另外,他还曾作琴曲《秋鸿》。

  《平沙落雁》取万里微茫,江涵秋影,雁落平沙,复飞天际之意,借此写意逸士心胸。

  《秋鸿》取高远之意,游心一太虚,为志在霄汉之曲。此曲以秋鸿为喻,写达人高士,抱异世之才,与时不合,慷慨而自伤,放心于湖海,洁身于天壤之志。

  朱权撰辑了《太古遗音》、《神奇秘谱》。《神奇秘谱》是琴文化史上最有影响力的琴谱之一。

  朱权曾在古老的 “ 连珠 ” 琴式基础上,改定首创 “ 飞瀑连珠 ” 琴式。这种琴型也成为了古琴形制之一。

[1] [2] [3] 下一页

  • 音乐名家
  • 本类人气排行:
    蒋英
    年轻时代的蒋英蒋英与钱学森夫妇蒋英近

    李彦歌
    箜篌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流传至今已

    王洁实、谢丽丝
       

    翟希贤
       

    刘淑芳
      会谈能唱的刘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