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琴人录6:明清两朝(1)
2012-11-10、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飞瀑连珠式琴
朱权的一生,对琴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七、陈震
陈震(公元十五世纪),明朝琴家。他曾作琴曲《醒心集》,所谓“有见于吾心之精不可得而见,由是发诸声音之间,而动之神。”后人评述此曲“秘透先天,语彻玄机,真足以醒人心,而动出世之想。”
八、黄献
黄献(公元 1485 年 — 公元 1561 年以后)字仲贤,号梧岗,明朝琴家,广西平乐人,十一岁入宫为太监。他学琴于浙派琴人戴义,习琴非常用心,“朝夕孜孜,顷刻无息”。
黄献缉有《梧岗琴谱》,收四十二曲,后又增为七十一曲,改名为《琴谱正传》。这是明朝的主要琴著之一。
九、肖鸾
肖鸾(公元 1487 年 — 公元 1561 年以后)字杏庄,阳武人,明朝琴家。他原为金陵世家,食禄万户,也做过官。
肖鸾自幼学琴,后精研浙派徐门琴学,晚年希志于艺林。 编成《杏庄太音补遗》琴谱,收七十三曲;后又收三十八曲编成《杏庄太音续谱》。
肖鸾有《石床枕易》等琴曲作品。他喜欢读易,起则诵之,以玩其辞,卧则枕之,以索其理。所以他就作了琴曲《石床枕易》,将自己平生读易之所得,假于音乐,以悉其义。
十、朱厚爝
朱厚爝(公元十六世纪),明朝琴家,第三代徽王。他曾辑《风宣玄品》 十卷,收有指法、调式等文字六十二则,手势图一百五十四幅,琴曲一百零一首。这是明朝的重要琴著。
十一、汪芝
汪芝(公元十六世纪)字时瑞,号云岚山人,安徽歙县人,明朝琴家。
汪芝精通琴学,并致力于搜集、整理古谱。他博采诸家,搜奇汇精,历时三十年,编写出著名琴著《西麓堂琴统》。
《西麓堂琴统》是明朝时期集琴学理论及古琴曲谱于一体的大型古琴百科全书。收琴曲一百七十首。其中部分源出宋代琴谱,另外还有很多罕见的古代曲谱。
十二、蒋克谦
蒋克谦(公元十六世纪) 字国光,徐州人,皇族贵戚,明朝琴家、书法家、画家。
蒋克谦根据其祖父(正德皇后之父)从古旧谱籍中录出的琴学文献,编写成《琴书大全》。
《琴书大全》是现存收录古代琴学文献最多的琴著。全书共二十二卷,收录历代有关琴学的记载,和琴学专书、专论,其中包括了大量未见于他书的琴著。另外,该书还收录了琴曲六十二首。《琴书大全》是明朝时期的重要琴著之一。
十三、杨表正
杨表正(公元 1520 年 — 公元 1590 年) 字本直,号西峰山人,又号巫峡主人,永安贡川人,明朝琴家,江操代表人物。
杨表正一生淡泊名利,致力于琴学。他的琴风清澈高洁,“其音之清,如月之秋,如江之澄,如潭之寒,千里一碧,泠然内彻也。”
杨表正钻研古谱、歌词、琴学理论,造诣极深。他重视古琴艺术的高雅性,强调琴家的自身修为,提出“十四宜弹”和“十四不宜弹”。
杨表正编写了著名琴著《重修真传琴谱》,论述琴理,并收琴曲一百零二首。杨表正和他的琴著在琴文化发展史上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杨表正本人也有丰富的琴曲作品,多收录在《重修真传琴谱》中,主要包括:《渔樵问答》、《遇仙吟》、《浩浩歌》、《滕王阁》、《对月吟》等。其中以《渔樵问答》最为著名。
《渔樵问答》 曲意深长,神情洒脱,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樵之斧声,渔之橹声,皆现于指,令人有山林之想。概青山绿水,万古常新,其间识山水之趣者,渔樵者也。夫渔樵者,寄情山水,不涉功名,天子不能臣,诸侯不能友,洒洒脱脱,数治乱,论兴亡,千古是非,尽付渔樵笑谈中耳。
十四、杨抡
杨抡(公元十六世纪),号桐庵,又号鹤浦,江宁人,明朝琴家,江操代表人物。其琴著丰富,包括《扬抡太古遗音》、《伯牙心法》等,都是明朝的重要琴著。
扬抡曾作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