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琴人录4:隋唐盛世
2012-11-8、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柳宗元不仅是文学家和哲学家,同时亦为琴家,曾作琴曲《 欸 乃》。其曲是根据他的《渔翁》诗意所作,所谓:“渔翁夜傍西岩宿, 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 欸 乃一声山水绿。回看云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另外,古琴形制中的“霹雳式”,又称为“柳子厚霹雳式”。
霹雳式琴
十六、陆龟蒙
陆龟蒙
陆龟蒙( ?-- 公元 881 年) 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晚唐农学家, 江苏吴江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陆龟蒙所著的《耒耜经》是中国晚唐记述江南地区农具的专著。陆龟蒙与皮日休为友,世称“皮陆”。
陆龟蒙亦为琴家。他与皮日休夜游松江时,见到渔人醉歌的潇洒,于是和皮日休共同创作了琴曲《醉渔唱晚》。《醉渔唱晚》 有笑傲烟云,醉乡酣美之意境,与《离骚》独醒之意味有同趣之妙。所谓“明月太虚同一照,浮家泛宅忌昏晓。醉眼冷看朝市闹。烟波老,谁能惹得闲烦恼。”
十七、皮日休
皮日休(公元 834 年 — 公元 883 年 ) 字袭美,一字逸少,唐代诗人,襄阳竟陵人(今属湖北天门市)人,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闲气布衣、醉吟先生。
皮日休亦为琴家,与陆龟蒙是好友。他与陆龟蒙夜游松江时,见到渔人醉歌的潇洒,于是和陆龟蒙共同创作了琴曲《醉渔唱晚》。《醉渔唱晚》 有笑傲烟云,醉乡酣美之意境,与《离骚》独醒之意味有同趣之妙。所谓“明月太虚同一照,浮家泛宅忌昏晓。醉眼冷看朝市闹。烟波老,谁能惹得闲烦恼。”
十八、陈康士
陈康士(公元九世纪后半叶) 字安道,晚唐琴家。他师从于东岳道士梅复元。他强调“虽因师启声,后乃自悟。”指出“自元和、长庆以来,前辈得名之士,多不明于调韵,或手达者伤于流俗,声达者患于直置,皆止师传,不从心得。”批评当时的琴家只知照搬老师的传授,没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故不得琴中之味。
陈康士辑《琴书正声》十卷,其中包括《蔡氏五弄》等八十余首琴曲,又撰《琴调》十七卷,《琴谱记》一卷、《楚调五章》一卷,和《离骚》谱一卷。对晚唐琴学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十九、陈拙
陈拙(公元十世纪初前后)字大巧,长安人,晚唐琴家。
陈拙曾对琴曲的节奏做过精辟的论述,所谓“前缓后急者,妙曲之分布也。或中急而后缓者,节奏之停歇也。疾打之声,齐于破竹。缓挑之韵,穆若生风。亦有声正厉而遽止,响已绝而意存者。”
陈拙著 《大唐正声新征琴谱》、《琴籍》、《琴法数勾剔谱》等,都是当时的重要琴著。
二十、潘廷坚
潘廷坚,唐代琴家,曾作琴曲《捣衣》,写戍边将士之妻,孤独等待丈夫归来,感秋风而捣衣,对明月而徘徊,伤鱼雁之杳然,悲羁旅之寥落,虽怨而不怒,是一首很有特点的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