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伯
2012-11-8、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巴伯(Barber, Samuel)
(1910.3.9,美国 宾夕法尼亚州 西切斯特~1981.1.23,纽约州 纽约市)
美国作曲家。曾在柯蒂斯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声乐、指挥和作曲。1934年毕业后,他全力投入作曲。巴伯的风格经常是抒情和新浪漫主义的,很受大众喜爱。作品包括流行的《弦乐的柔板》(1936)、两首《管弦乐曲》(1937、1942)、歌剧《万涅萨》(1957, 获普利策奖)、以及一首《钢琴协奏曲》(1962, 获普利策奖)。
“我为文字谱曲时,我就把自己沉浸在文字中,让音乐从文字中流出来。当我谱写一部抽象的钢琴奏鸣曲或者协奏曲时,我书写我的感受。我不是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作曲家……有人说我根本没有风格可言,不过这不要紧。正如他们所说的,我只是埋头创作我自己的东西。我相信这也是需要一定勇气的。”
——塞缪尔·巴伯
二十世纪的美国乐坛,民族派和现代派交相辉映,激烈争夺着历史的聚光灯。跟民族派的领头羊阿伦·柯普兰和高度实验性的机遇音乐的开创者约翰·凯奇,塞缪尔·巴伯(Samuel Barber,1910-1981)也是一位同性恋者,但不同的是,巴伯似乎置身于这场热闹的门派之争之外。他继承并发扬了十九世纪末欧洲浪漫主义的乐脉,并融入自己深刻的感情体验,创作出一大批旋律优美、感情浓烈的音乐作品,给面临无调性挑战的调性音乐注入新的活力,被评论界誉为新浪漫主义大师。
塞缪尔·巴伯,1910年3月9日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西切斯特(West Chester)的一个医生家庭。跟许多伟大的音乐家一样,巴伯在幼年就展示出强烈的音乐天赋,六岁开始学习钢琴,七岁便尝试作曲。九岁的巴伯写给母亲一张纸条,表明自己想当作曲家的决心:
亲爱的妈妈:我写下此条要告诉你我焦心的秘密。当你读过它后请别哭泣,因为这既不是你的错,也不是我的。我想我现在必须径直告诉你这个秘密。首先,我不是运动员的料子。我是应该成为作曲家的,而且我确信我会的。我再请求您一件事情——请别要求我:忘了这不快的事情,去踢足球吧——求您了——有时候我为此烦恼得都快发疯了。
你的爱
萨姆·巴伯II
西切斯特是一个相当保守的地方,音乐家不被认为是一个足够体面的职业。尽管巴伯的母亲很有艺术天赋,弹一手很好的钢琴,但是作为当地要人的医生父亲,更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能成为象他自己一样的人,因此试图通过体育运动来改变孩子沉静内向的性格,从而放弃当音乐家的念头。但事实证明,父亲的努力失败了,而萨姆不但履行了自己要当作曲家的诺言,而且成为美国乐坛最成功的作曲家之一。巴伯的成功一部分应归功于他的姨父——作曲家希德尼·荷马,和他的姨妈——纽约大都会歌剧院著名的女低音歌唱家路易莎.荷马。他们给予巴伯持之以恒的支持与引导,尤其是希德尼·荷马,其保守主义的乐风也对巴伯产生了重要影响。巴伯走到哪里都与他的姨父保持书信交流,直到1953年希德尼.荷马去世。
巴伯在西切斯特中学就学的同时,加入了新开的费城柯蒂斯音乐学校,成为其第一届学生(1924)之一。他在乔治.鲍伊尔(George Boyle)指导下学习钢琴,次年在意大利小提琴家罗萨利奥.斯卡莱奥(Rosario Scalero)麾下学习作曲。 在这里,巴伯还学习演唱和指挥。
巴伯有著一附迷人的男中音嗓子,以至于他曾一度考虑是否成为一名职业歌唱家。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为什么他的作品常常富于歌唱性, 并且他还专为男中音创作了许多歌曲。
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18岁的巴伯在柯蒂斯音乐学校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