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琴人录3:秦汉魏晋
2012-11-8、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梁武帝
梁武帝(公元 464 年 — 公元 549 年)即萧衍,是南北朝时期梁国皇帝。他崇尚佛教(有菩萨皇帝之称),也非常爱好琴道,曾著有《琴要》。皇帝热衷于琴,当然就会起到很大的影响。由于萧衍对琴道的喜好和研讨,对琴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十三、柳恽
柳恽(公元 465 年 — 公元 517 年) 字文扬,南北朝时期南齐诗人,河东解(今山西永济县)人,柳世隆之子。柳恽在南齐任相国右司马、太子洗马,后入梁。其以诗闻名,善投壶、射箭、弈棋、弹琴,又精医术。
柳恽“雅善音律,万为笃好于琴”,是当时很有名望的琴家。他继承家学,并师从戴逵的学生嵇元荣与羊盖学琴,能融会贯通二师琴艺,被时人赞为“巧越嵇心,妙臻羊体,良质美手,信在今辰。”其琴著《清调论》和《乐议》,都是当时重要的琴学理论作品。
三十四、陈仲儒
陈仲儒(公元六世纪前后),南北朝琴家,初仕梁国,于魏孝明帝时归魏。其热爱琴学, 曾读司马彪《续汉书》,见京房准术,故通律学。他曾撰写《琴用指法》,这是最早期的关于古琴指法的专著。
三十五、丘明
丘明(公元 493 年 — 公元 590 年),南北朝晚期隋朝前期琴家。他隐居于九嶷山,研究音律,精于《碣石调 . 幽兰》,后将此曲谱传予宜都人王叔明。丘明对琴文化的最大贡献就是传下此文字曲谱。现已发现的最早的《碣石调 . 幽兰》文字谱为唐朝写本,即是依丘明所传流传下来的。该曲谱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乐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