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谱控

历代琴人录3:秦汉魏晋
2012-11-8、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王刘胜之后。其祖父刘迈、父亲刘蕃都曾出任高官。其本人年轻时和祖逖要好,相约要做出一番事业,“闻鸡起舞”一词便出自他们二人的典故。刘琨性风流,好清谈,为当时文学社团二十四友之一。

  刘琨有很大的政治理想,曾卷入八王之乱,因其姐夫是司马伦之子而被司马伦重用,任太子詹事。次年司马伦兵败之后司马 冏 任命他为尚书左丞。再次年司马 冏 兵败,范阳王司马 虓 推荐他为司马。他助司马 虓 连败司马颖,封广武侯。司马越为了扩张势力,派刘琨出任并州(今山西东部、河北西部)刺史、加振威将军、领护匈奴中郎将。他以晋阳(今山西太原)为根据地,结盟鲜卑首领拓跋猗卢,成为当时重要的政治军事势力之一。

  公元 313 年,晋愍帝继位。刘琨被封为大将军、都督并州诸军事,两年后又被封为司空、都督并冀幽诸军事。再次年长安被前赵刘曜攻破,西晋灭亡。同年刘琨丢了并州,只身投奔鲜卑首领段匹磾 。

  一年后,刘琨率段部鲜卑的军队讨伐石勒,因段部鲜卑内部不和而流产。后来段部鲜卑内斗,刘琨被段匹磾怀疑投入大牢,并被缢杀。

  刘琨精通音律,善于琴,曾作琴曲《胡笳五弄》,包括: 《登垅》、《望秦》、《竹吟风》、《哀松露》、《悲汉月》。《胡笳五弄》在当时有很大影响。曲中有很多北方少数民族的乐曲的旋律,描写北方的战乱情景。传说 匈奴前赵围攻晋阳时,刘琨登城清啸,半夜又率众奏胡笳,匈奴人听到后思乡流泪,无心再战,撤兵而去。


  二十五、谢安

谢 安

  谢安(公元 320 年 — 公元 385 年)字安石,东晋政治家、军事家,陈郡阳夏 ( 今河南太康 ) 人。东晋初,谢安的父亲谢裒,官至太常卿。谢安虽在兄弟中排行第三,但在谢氏兄弟中却最有名气。他聪慧敏悟,气字非凡,但年青时无意仕途,只是隐于会稽,每天除了跟支道林、王羲之、许询、孙绰、李充等名士一起谈文论诗,畅谈玄理之外,还经常与他们一道游赏山水,借以自娱。朝庭多次争召他入仕,都被他拒绝。

  后来,谢安的弟弟谢万出任了西中郎将,并监管青、豫、冀、并四州军事,但他自高自大,不懂得亲待部将。谢安虽然多次劝说,他仍不听忠告,最后终于在一次战斗中兵败而遭到废黜。谢万被废黜后,谢安为了保持家族地位,更为了使其经略得以致用,才决定步入仕途。他最初担任桓温征西大将军府的司马,后任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短短几年即升至宰相。

  公元 383 年,前秦苻坚百万大军大举伐晋,与东晋展开了淝水之战。东晋一方的总指挥即是谢安,他运筹帷幄,善用谢石、谢玄、谢琰、朱序等将领,最后以少胜多,战胜了前秦。淝水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之一。

  淝水之战后,晋孝武帝听信谗言,开始猜忌和疏远谢安。为了避嫌,谢安被迫离开京城,举家搬到广陵附近,后因病又搬回京城建康(今江苏南京), 66 岁时病逝于建康。

  谢安多才多艺,对儒、道、佛、玄学均有较高的素养。他善行书,通音乐,精于琴道,在当时非常著名。


  二十六、陶渊明

陶渊明

  陶渊明(公元 365 年 — 公元 427 年)名潜, 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 柳 先生,是东晋时期的大文豪,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出身于 落魄 仕宦家庭。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从小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时的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陶渊明日后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

  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之志,曾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不久就辞职了。后来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但当看出桓玄窥伺东晋政权的野心后,他又辞职回家了。不久,桓玄攻入建康,建立楚国。陶渊明则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表示对桓玄的不满。

  后来刘裕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桓玄兵败西走

 << 上一页  [6] [7] [8] [9] 下一页

  • 音乐名家
  • 本类人气排行:
    蒋英
    年轻时代的蒋英蒋英与钱学森夫妇蒋英近

    李彦歌
    箜篌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流传至今已

    王洁实、谢丽丝
       

    翟希贤
       

    刘淑芳
      会谈能唱的刘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