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谱控

历代琴人录2:春秋战国
2012-11-8、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提倡以雅乐完善人格。孔夫子有弟子三千,门下多出贤人。后世文人公尊他为“至圣先师”。

  孔子本人亦为琴家,他曾向师襄学琴,由音声而知曲意,由曲意而知作曲之人,最后指出这是周文王所作的《文王操》,令师襄佩服不已。

  孔子有多首琴曲作品,包括:《幽兰》、《猗兰》、《获麟操》、《将归操》。

  《幽兰》是孔子在周游列国后,回国的路上所作。孔子周游列国,没有国家肯重用他。在回国的路上,他见到幽谷中的兰花,发出慨叹:兰花本是香花之王,如今却藏于幽谷,正如贤德之人不得重视一样。于是,孔子便作《幽兰》,以表达幽兰人不知,品格足高己的气节风范。

  《猗兰》所写之意与《幽兰》相同。

  《获麟操》是孔子伤感祥兽“麒麟”为人所捕获又被弃之城外所作。此曲慨叹祥兽乃为明主而出,却为人所害。借此比喻有德之士生不逢时,而不为人所用的遗憾。

  《将归操》的典故是:赵简子循,执玉帛以聘孔子,孔子前往,走到狄水时,听说赵杀了手下的贤大夫窦鸣犊,喟然而叹:“夫赵之所以治者鸣犊之力也。杀鸣犊而聘余,何丘之往也。夫燔林而田,则麒麟不至;覆巢破卵,则凤凰不翔。鸟兽尚恶伤类,而况君子哉。”于是作此曲,歌曰:“翱翔于卫,复我旧居;从吾所好;其乐只且。”于是返回了故乡。

  在唐代以后定型的古琴形制中,也有孔子定型的“仲尼式”琴。这种琴形在宋代以后特别流行,成为古琴的主流琴形之一。

仲尼式琴


  十、贺云

  贺云为春秋时期鲁国琴家。相传贺云曾遇神传授一曲(实为贺云所作),名为《风雷引》。其曲疏畅清越,通彻造化,往来动荡,句句风雷,特点明显,甚为奇异。后此曲成为古琴名曲,流传至今。


  十一、曾子

曾 子

  曾子(约公元前 505 年 — 公元前 435 年)名参,春秋末期鲁国人,生于鲁国的南武城 ( 今山东省嘉祥县 ) ,为曾点之子。他们父子都是孔子的学生 , 俱列在孔门七十二贤人中。曾子比孔子小 46 岁,是孔子晚年重要弟子之一,是孔子的得意门人。 他对孔子学说领悟较深,能得其旨要。他重视仁德,提倡孝道,主张内省。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及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传不习乎 ? ”都是曾子的名言。

  曾子本人亦为琴家,曾作琴曲《残形操》、《归耕操》。

  《残形操》是曾子夜梦一狸无首而作之曲。此曲所写之意是,君子正以俟命,福至不喜,祸生不慄。

  《 归耕操》为曾子所作孝亲之曲。曾子事孔子十余年,念双亲年衰,欲归而事亲,于是援琴而作此曲。


  十二、师经

  师经(公元前五、四世纪),战国时期魏国琴家。一次师经在弹琴时,魏文侯随乐起舞,并唱:“使我的言论,不受臣民违抗。”师经听后便以琴撞击魏文侯,打断了他冠上的玉串。魏文侯大怒,要杀师经。师经对魏文侯说自己打的是桀纣,因为他们惟恐别人违背自已的言论,而尧舜是惟恐民众盲目听从自已的言论。魏文侯听完很受感动,马上向师经道歉,并把琴悬在城门上,玉串也不修补,以此来警诫自已。后来,魏文侯励精图治,任用改革家李悝为相,军事家吴起和乐羊子为将,政治家西门豹为邺令,魏国日益富强,开始称雄于诸侯。


  十三、墨子

墨 子

  墨子(约公元前 476 年 -- 公元前 390 年)名翟,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自然科学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提倡“兼爱”“非攻”,常为善事。

  墨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音乐名家
  • 本类人气排行:
    蒋英
    年轻时代的蒋英蒋英与钱学森夫妇蒋英近

    李彦歌
    箜篌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流传至今已

    王洁实、谢丽丝
       

    翟希贤
       

    刘淑芳
      会谈能唱的刘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