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音乐文化(上)
2012-4-12、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5.铙歌乐:用于乘舆出入,但使用场合与导迎乐有别。根据使用场合的不用分为卤簿乐、前部乐、行幸乐、凯旋乐,其中行幸乐又分为鸣角、铙歌大乐、铙歌清乐;凯旋乐又分为铙歌与凯歌。使用乐器、乐队数量大小不同。
6.禾辞桑乐:用于亲耕、亲桑。亲耕用乐器六种,乐工36人;亲桑用乐器六种、乐工24人。
7.庆神欢乐:用于群祀。使用乐器6种、乐工人数6人。
8.宴乐:共有9种,包括队舞乐(包括庆隆舞、德胜舞、世德舞3种)、瓦尔喀部乐、朝鲜乐、蒙古乐、回部乐、番子乐(包括金川乐与班禅乐)、廓尔喀部乐、缅甸国乐、安南国乐。九种音乐中多为邻国的音乐。
9.赐宴乐:主要用于经筵礼毕后的赐宴,文武乡试、会试赐宴等场合。所用乐器6种,乐工人数10人。
10.乡乐:用于府、州、县学春、秋释奠。所用乐器15种,乐工数量为68人。
乐舞有两种。一种用于祀神称有佾舞,另一种用于宴飨称队舞。除此之外,列于宴乐之末的舞蹈还有瓦尔喀、朝鲜、蒙古、回、番、廓尔喀、缅甸、安南等舞.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