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谱控

秦汉至南北朝的乐舞百戏(下)
2012-4-12、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上接《秦汉至南北朝的乐舞百戏(上) 》)

    河南方城东关汉画像石中的鼓舞。上层建鼓下垂双铃。两人边击鼓边舞蹈。下层有伴奏乐队。

    山东某地(发现地点不详)汉画像石中的鼓舞。图中共见十一人(原石左端断损),左边三人足踏鼓面舞蹈。第一人仅存一足踏鼓,形象不全;第二人仰面弯腰,两袖向上舞动;第三人踏鼓、转身、昂头、振臂,长袖飘起,姿态优美。右方有伴奏乐队。

    山东隋家庄汉画像石中的鼓舞。中间一人左脚踏鼓面,右脚抬起,将要踏在另一鼓上;右臂高举,甩动长袖。两侧有伴奏乐队。

    山东嘉祥武梁祠汉画像石中的鼓舞。地上平置五个鼓,中间一人在鼓上仰面作翻身滚跌之势。另外两人各持一槌击鼓。此图象与傅毅《舞赋》所述“浮腾累跪,跗蹋摩跌”(舞者在鼓上做出翻腾跪跌的种种姿态)非常相近。伴奏乐队六人。

    山东肥城孝堂山汉画像石中的鼓舞。图中阶下有建鼓,两人边击鼓边舞蹈。鼓左上方和右下方各有一人跪在地上击小鼓,另有一人吹笙,四人吹排箫,一人摇鼗鼓。

石寨山古墓双人乐舞铜饰图

     上述诸图象,表明鼓舞在汉代是一种内容丰富多彩、场面瑰丽宏大的艺术表演形式。它将音乐、舞蹈、杂技结合在一起,具有独特的风格。表演者要蹑鼓为节,随着伴奏的曲调舞蹈,所以极富于技巧性和节奏性。

    公莫舞以表演者双手挥动长巾或长袖为特点,后来也称作巾舞。此舞产生的渊源,其说不一。《宋书·乐志》说:“《公莫舞》,今之《巾舞》也。相传云项庄剑舞,项伯以袖隔之,使不得害汉高祖。且语庄云‘公莫’。……今之用巾,盖像项伯衣袖之遗式”。四川成都扬子山汉墓出土画像砖中,有一女舞者,头梳双髻,双手执长巾舞蹈。长巾横飘于空中,舞姿优美,似今日民间的红绸舞。其身旁有一男舞者,半蹲而行。左侧有两人吹排箫伴奏。山东滕县出土画象石中有男女表演者长袖对舞。右侧有两人击建鼓,上方一人弹瑟,一人吹笙或竽,两人吹埙(?)伴奏。其他,还有西安白家口出土的西汉舞俑,广州东郊出土的东汉舞俑等。

    汉代民间艺人称优人、俳优。他们有的擅长讲唱民间故事,多带滑稽讽刺意味,引人发笑。正如《汉书·霍光传》所说:“击鼓歌唱,作俳优”。《史记·滑稽列传》曾记载优人讲唱的故事。四川成都天迴山东汉墓曾出土击鼓说唱俑。表演者左臂弯曲,持一小鼓,右手执槌前伸。面部前额皱纹数道,双目眯缝,表情风趣幽默。他神采飞扬、手舞足蹈,好像故事正说到紧要关节的神情。这种说唱俑在四川彭山、郫县和其他地方都有发现。有的地方还发现汉代生动的唱歌俑。

西汉舞俑

    河南安阳北齐墓出土黄釉瓷扁壶乐舞图案。共五人。中间一人立于莲花座上舞蹈,右边一人吹笛,一人作拍手状;左边一人弹五弦琵琶,一人击钹或星。五人均穿双袖窄小的胡衫,腰间系宽带,头戴胡帽,面貌为深目高鼻,似为当时西域人形象。表演的是胡腾舞。据《隋书·音乐志》载:“杂乐有西凉、鼙舞、清乐、龟兹等,然吹笛、弹琵琶、五弦及歌舞之伎,自文襄以来皆有所爱好,至河清以后传习尤盛”。北齐文襄帝继位是在公元五四七年,河清是北齐武成帝的年号,他在位的时期,自公元五六二年至五六五年。此时西域乐舞大量东传,所以在这个瓷扁壶的装饰图案上有了生动的反映。

    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乐舞百戏图。画面偏左方,置一红、黄两色勾画的建鼓,其立柱下有兽趺,两端作兽首状。柱顶有小橦,橦顶为黑色圆球形。鼓两侧有两人执槌敲击。鼓周围表演着跳丸、飞剑、舞轮、倒立、戴竿等杂技节目。画面右侧为伴奏乐队,共九人,分别演奏箫、排箫、埙及打击乐器等。此画色彩谐调、造型生动,表演者各具姿态,气氛热烈。全国各地出土的汉画像石多有乐舞百戏场面,但在北方内蒙古地区发现此汉

[1] [2] [3] 下一页

  • 音乐常识
  • 本类人气排行:
    简谱乐理入门
    音名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便于称呼。

    简谱基础知识
    简谱基础知识  一般来说,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
       

    希特勒独爱瓦格纳的音乐
       

    新民族主义音乐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