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至南北朝的乐舞百戏(上)
2012-4-12、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汉说唱俑
乐府是朝廷设置的音乐机构。始建于秦代,汉承秦制,继续沿用乐府之名。汉乐府内有乐府令、丞主持其事,约公元前一一三年,汉武帝曾进行改组,建立了“采诗夜诵”的制度,扩充了搜集、整理、改编民间音乐的人员,著名音乐家李延年任“协律都尉”。现在保存下来的一部分汉代乐府歌辞,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陕西省秦始皇陵附近发现秦代错金银钮钟一件,通高12.8厘米,钮高3.8厘米。测音结果为C〓,钟钮一侧铭刻篆书“乐府”二字,表明它是秦代乐府使用的乐器。
石寨山古墓铜葫芦笙斗
汉代初年,岭南地区的割据政权南越国也建立了乐府。广州市象岗山发现了第二代南越王墓。该墓出土八件一组的素面铜铙,这里选用其中第六件的图象。铙体中部刻“文帝九年(前129)乐府工造”和“第六”铭文。文帝指南越文帝。汉代乐府曾对民间音乐进行收集、整理和改编,以供统治者享乐之用。在客观上也对各地民间音乐的交流、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汉代民间歌舞、杂技品种繁多,统称为乐舞百戏。
山东沂南东汉末年(或魏晋)画像石中的乐舞百戏图。画面上有三组乐队分别为不同的杂技节目伴奏。第一组为七盘舞、寻橦、跳丸、飞剑等项目表演的伴奏乐队。共十七人。下方有三排乐人席地而坐。第一排是击小鼓的女乐,共五人。第二排有四人吹排箫,最左一人似执槌击铎(?)。第三排最左一人弹五弦的筝瑟类乐器,第二人两手放在口旁,似在吹埙(?)。第三人为讴员(唱歌者),最右一人吹竽。上方最前面置一大型建鼓,鼓上有两层圆橦,顶端立一隻长冠长尾的鸟,橦两旁披拂着系缨长穗。这是以羽葆为饰的建鼓。鼓旁站立一人,执槌敲击。中间有一钟架,上悬两件大钟。旁立一人,双手扶抱一根从梁上用宽带平挂的钟槌,作撞钟状。最后是一架编磬,有四个带纹饰的磬。旁有一人坐小方席上,执槌敲击。
錞于
第二组是戏车乐队。共七人。车上有建鼓,其下有一小鼓,即鼙鼓,由两人敲击。还有一人吹排箫,一人吹箫。戏车后面有三人手持长梃击小鼓。第三组是为绳技伴奏的乐队。绳技,又称履索或高縆之戏。绳上有三人表演,绳下立插刀剑,显得尤为惊险。上方右侧有伴奏乐队,一人吹箫,一人击掌高歌,一人袖手端坐,也为讴员(唱歌者)。另外在鱼龙曼衍等戏中还有五人各执一鼗鼓,在鱼、龙之间戏耍。
这幅石刻画像反映了在庞大乐队伴奏下,百戏杂陈的盛况。
山东济南无影山出土的汉代杂技陶俑群。共二十人。也反映了在乐队伴奏下杂技表演的形象。两侧袖手而立的七人均为讴员,中间七人作舞蹈和倒立、反弓等杂技表演。后面一列六人为伴奏乐队,两人吹竽、一人弹瑟、一人击小鼓、一人击编钟、一人击建鼓。
汉代盛行鼓舞、公莫舞。鼓舞,表演形式丰富多样。表演者可在建鼓旁边击鼓、边舞蹈;也可将几个小鼓平置于地上,一人或数人在鼓上及周围边舞蹈边唱歌,另设伴奏乐队。此舞在文献中称“般鼓舞”、“盘鼓舞”、“七盘舞”。“般”字,有旋转之意,般鼓舞可能是在鼓旁或脚踏鼓面盘旋舞蹈的意思。傅毅《舞赋》唐李善注:“般鼓之舞,载籍无文,以诸赋言之,似舞人更递蹈之而为舞节”,也是此意。《舞赋》对鼓舞描写得最为生动细致。汉代石刻画像常有鼓舞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