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谱控

三位老作曲家的二胡“琴缘”
2012-12-10、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何占豪、刘文金和关乃忠这三位同一个年代出生的音乐家,以他们的艺术成就,可以称得上是二胡曲目专业创作中的“三巨头”。几十年来,他们在艺术创作生涯中,学而致用与时俱进,专门为二胡这个乐器就创作了数十首独奏曲、协奏曲和叙事曲。由三人创作的一些深受民众喜爱的音乐作品,引领民族音乐风韵之先,为社会创造了一笔可观的精神财富。由于这三位作曲大师,出生地点、家庭背景和文化底蕴各异,自然在曲风上也有很大的区别。正是因为这三人迥然不同的创作风格,才给了民众更多的审美取向。如果硬是要我这个外行,给这三位大师确定艺术流派的话,我以为,何占豪先生是“民情”派,刘文金先生是“民族”派,关乃忠则是“民生”派。

 一,“民情”派作曲大师何占豪

1,简历:

    何占豪 男,教授、作曲。浙江诸暨何桂山村人,1933年8月29日出生。1950年初考入浙江省文工团,1952年转入浙江越剧团,任扬琴、月琴、小提琴演奏员。1957年获浙江省第二届戏曲会演乐师奖。同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学习小提琴,后转入作曲系,专攻作曲,从师丁善德教授,毕业后留校任教。1959年,与陈钢合作创作以越剧音乐为素材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演出大获成功,一举而为世界名作。多次荣获国内外金唱片、白金唱片奖,被誉为中国民族交响乐的经典曲目。80年代开始,于教学同时又不断在戏曲音乐园地耕耘,先后为上海卢湾越剧团的《孔雀东南飞》、南京市越剧团的戏曲艺术片《莫愁女》、浙江电视台的戏曲电视剧《别也难》作曲,皆获好评。还多次为浙江各县越剧团作曲,在省戏剧节中获奖。在为越剧作曲的基础上,他不断进行越剧音乐交响化的尝试,如将《莫愁女》改编成清唱剧,由香港中乐团与杭州越剧院演出获得很大成功。1999年与杭州电视台合作创作一台大型越剧交响音乐会,为越剧音乐交响化开创先河,在杭州、上海演出后,令观众耳目一新。另外,又将越剧音乐作为素材改编创作成音乐作品,如将《莫愁女》主题音乐改编成《莫愁女幻想曲》(二胡与乐队)、《孔雀东南飞》音乐改编成古筝协奏曲、《别也难》音乐改编成二胡协奏曲。经他教学与培养的戏曲作曲遍及全国,其中越剧作曲有陈国良、何占永等后起之秀。为中共党员。曾任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副校长、民族音乐理论作曲系副主任、上海市政协委员。现任上海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2,艺术人生

    从何占豪先生的简历中,我们可以看到,何先生出生浙江农村,自幼喜爱音乐并且艺术细胞还不少。他很幸运的考入上海音乐学院,接受现代西洋音乐的教育,且终生受地方剧种越剧的影响或影响着越剧。多年来,越剧这个剧种男女不同台。生旦净末丑均由女性扮演。因此,也可以看出越剧的曲调特征是阴柔妩媚优雅缠绵。再加上江南自古多有才子佳人的文化特色,这些无不给何占豪的音乐作品打上了“多情越调”的烙印。1959年何占豪先生和陈刚合作推出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而一举成名。《梁祝》是“洋为中用”的代表作,也是何占豪先生的处女作。成功的经验使何先生更加坚定了“外来形式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的创作理念。当历史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已经步入中年的何占豪先生又开始了新的探索。这回他的立脚点放在了“民族音乐现代化”,光二胡协奏曲这一块,就先后写出了题材为才子佳人的《乱世情》《别亦难》《莫愁女》,题材为主旋律的《蝶恋花》和《龙华塔》。这五部二胡大型曲目的曲风正如何先生本人所言,都是突出一个“情”字,这个“情”字包括了爱国情和儿女情。

    二胡曲目的大型化和二胡与西洋管弦乐队对话,这两件事在圈内也是见仁见智屡有口角。在我来看,何先生的尝试最起码扩大了喜爱民乐的受众,添加了二胡演奏艺术新风格,适应了民乐与世界交流的形式需要。应该说何先生是一位负责任的民族音乐大师,他煽的“情”基本上上都是人类共同的美好情感。作为“民情”派民乐大师,我们也希望听到他写出题材更贴近生活一些,曲调更广泛一些,内容更丰富一些的艺术珍品。

[1] [2] [3] 下一页

  • 音乐名家
  • 本类人气排行:
    蒋英
    年轻时代的蒋英蒋英与钱学森夫妇蒋英近

    李彦歌
    箜篌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流传至今已

    王洁实、谢丽丝
       

    翟希贤
       

    刘淑芳
      会谈能唱的刘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