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谱控

历代琴人录7:现代琴坛(4)
2012-11-14、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上接《历代琴人录7:现代琴坛(3)》)

 三十一、高松如

  高松如(公元 1900 年 — 公元 1986 年)名贞筠,字松如,晚号金陵老妪,金陵人,居于山东济南,现代诸城派女琴家。

  高松如为明世家之女,少习女红,后毕业于齐鲁大学家政系,嫁夫茅受廷。她经人介绍,拜在詹澄秋门下学琴三十年,所受《长门怨》、《流水》、《高山》、《归去来辞》、《普安咒》、《捣衣》、《挟仙游》、《水仙操》、《平沙落雁》、《秋江夜泊》、《鹤舞洞天》等三十余曲,是唯一全部学会詹澄秋琴曲的弟子。


  三十二、刘少椿

刘少椿

  刘少椿(公元 1901 年 -- 公元 1971 年)名绍,字少椿,号德一,现代广陵派琴家,为广陵正宗之继承者, 陕西富平人,少年随父经营盐业,定居扬州。

  刘少椿为人淡泊,不善交际,但爱琴如痴。他屡次因沉醉于琴,不理业务,导致生意亏损,而遭到父亲的训斥。抗日战争时期,他躲避战乱时,不携他物,唯抱琴一张,被亲友讥为“琴痴”。但也就是因为这种对琴的痴爱,使他成为一代宗师。

  刘少椿师承广陵名家孙绍陶, 忠实继承了广陵派之神韵。其琴风典雅古朴、精制细腻、清静流畅、淡泊高洁,是现代广陵正宗之代表。

  刘少椿善长《平沙落雁》、《樵歌》、《梅花三弄》、《墨子悲丝》、《山居吟》、《龙翔操》等琴曲。其中尤以《平沙落雁》与《樵歌》为代表。他的《平沙落雁》清静淡泊,细腻流畅,是《平沙》中的经典。而他的《樵歌》,古逸而潇洒,可谓炉火纯青。

  刘少椿的古琴演奏专辑有《刘少椿古琴艺术纪念专辑》、《广陵琴韵:刘少椿》。其中收录琴曲主要包括:《平沙落雁》、《樵歌》、《梅花三弄》、《墨子悲丝》、《山居吟》、《龙翔操》、《酒狂》、《梧叶舞秋风》、《良宵引》。

  刘少椿培养了一批琴界人才,包括其女刘薇,以及梅曰强、林友仁等。其中承其家学的刘薇因心脏病早故。刘少椿因悲伤过度,不久辞世。而梅曰强成为刘少椿琴风最忠实的继承者。


  三十三、程午加

程午加

  程午加(公元 1902 年 — 1985 年)又名程午嘉,上海人,现代梅庵派琴家、琵琶演奏家。

  程午加从小随父学习江南丝竹,精于琵琶,后师从梅庵派创始人王燕卿学琴,以后又跟郑觐文学琴、瑟、箜篌,随汪显庭学琵琶。

  程午加致力于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先后在俭德国乐团、万国美术所、上海国立音专任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主要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后一直在南京艺术学院执教。

  程午加琴风清健重实,滑音丰富,《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卷六中,收录了他的《秋江夜泊》。


  三十四、刘景韶

刘景韶

  刘景韶(公元 1903 年 — 1987 年) 字琴子,祖籍江苏昆山,生于江苏盐城,现代梅庵派琴家。

  刘景韶于公元 1920 年师从梅庵名家徐立孙学琴,后曾从学于广陵名家孙韶陶、刘少椿。其以刚柔相济,取音坚实的琴风,成为梅庵派名家。

  刘景韶曾在江苏省教育厅任职,公元 1956 年起,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刘赤城、李禹贤等,即是他的学生。

  刘景韶退休后回到镇江,公元 1986 年,倡导成立了镇江梦溪琴社。


  三十五、喻绍泽

[1] [2] [3] 下一页

  • 音乐名家
  • 本类人气排行:
    蒋英
    年轻时代的蒋英蒋英与钱学森夫妇蒋英近

    李彦歌
    箜篌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流传至今已

    王洁实、谢丽丝
       

    翟希贤
       

    刘淑芳
      会谈能唱的刘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