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谱控

历代琴人录7:现代琴坛(1)
2012-11-14、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第七章 现代琴坛

  一、孙绍陶

  孙绍陶(公元 1879 年 — 公元 1949 年)亦名孙亮祖,字以行,扬州人,清末、现代广陵派琴家。

  孙绍陶之父孙檀生是秦维瀚的弟子,为广陵琴派著名琴家。孙绍陶继承家学,又向广陵琴家解石琴、丁玉田学习,经过长期的努力,得广陵真传,琴艺一时称绝。

  公元 1912 年,孙绍陶与胡滋甫、王方谷、夏友柏等创立广陵琴社,任社长。

  孙绍陶弟子众多,其中以张子谦、刘少椿成就最大。


  二、顾隽

  顾隽(公元 1879 年 — 公元 1949 年)字哲卿,清末、现代泛川派琴家。

  顾隽为泛川著名琴家顾玉成之子,顾玉成所传《百瓶斋琴谱》的编辑者之一,是泛川顾氏一门的主要传承者。他曾与顾荦、顾焘一起在长沙成立“南薰琴社”,以“ 家传之遗绪,溯蜀派真源”为宗旨,在当时很有影响。


  三、顾荦

  顾荦(公元 1881 年 — 公元 1936 年)字卓群,清末、现代泛川派琴家。

顾荦为泛川著名琴家顾玉成之子,顾玉成所传《百瓶斋琴谱》的编辑者之一,是泛川顾氏一门的主要传承者。他曾与顾隽、顾焘一起在长沙成立“南薰琴社”,以“ 家传之遗绪,溯蜀派真源”为宗旨,在当时很有影响。


  四、夏一峰

夏一峰

  夏一峰(公元 1883 年 — 公元 1963 年)字福云,淮安人,现代金陵派琴家。

  夏一峰少年在淮安一道观做道士,曾学习笛子与昆曲。时值淮安著名琴家杨子镛在观内为游客展琴操缦,夏一峰便拜杨子镛为师,成为杨子镛的开门弟子。

  公元 1921 年,夏一峰迁居南京,参加了青溪琴社,结交各地名家,琴艺更臻纯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夏一峰被聘为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公元 1954 年,夏一峰组织南京乐社,任副社长,与刘少椿、王生香、赵云青等琴家常公演于社会,受到好评。

  夏一峰,琴容端庄,指力紧实,音节稳准,气韵流畅,能操弹二十余曲,以《平沙落雁》、《渔樵问答》、《鸥鹭忘机》、《秋塞吟》最为善长。

  杨荫浏曾为夏一峰的琴曲录音,整理成谱,辑成《古琴曲汇编》第一集出版。

  《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中唱老八张)卷六中,收录了夏一峰弹奏的《静观吟》录音,流传后世。夏一峰的《静观吟》,坚实流畅,从容淡定,篇幅虽小,但演义得十分精彩。


  五、卢家炳

卢家炳

  卢家炳(公元 1884 年 — 公元 1980 年) 字秀石,号醉琴楼主人,祖籍广东中山,出生于广州,现代岭南派琴家。

  卢家炳之父为岭南琴人。卢家炳初随父亲学琴, 后拜容心言为师。其琴风古朴、率性而跳脱,带有广东地方特色。

  公元 1906 年,卢家炳于岭南大学毕业并留校任讲师,后曾在中学教英语,还任过两年 国民政府的国民自卫队任陆军少校。公元 1925 年后,卢家炳为孙逸仙大学教职员,并在广州和新加坡兼任几所中学的校长。抗日战争时期,卢家炳移居香港,仍从事教育工作。公元 1968 年,卢家炳退休后曾往美国传授琴学。公元 1970 年,他返回香港,与粤剧名家多人共同组建“中国古典音乐研究社”,任社长。

  卢家炳琴曲作品颇丰,包括《茅亭赋》、《物外神游》、《思亲操》、《黄叶寒蝉》、《月下吟》、《逍遥游》、《草堂春雨》、《午夜焚修》、《怀圣引》、《孤鸿》、《怀故乡》、《月夜醉花阴》、《飞觞赋》、《秋夜诵》、《圣庙之音》、《碧云深》、《水远山重》、《娱晚景》、《云树沧茫》。

  卢家炳著有《春雨草堂琴谱》、《中国国乐渊源》,并有录音专辑《失落的道家琴声

[1] [2] 下一页

  • 音乐名家
  • 本类人气排行:
    蒋英
    年轻时代的蒋英蒋英与钱学森夫妇蒋英近

    李彦歌
    箜篌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流传至今已

    王洁实、谢丽丝
       

    翟希贤
       

    刘淑芳
      会谈能唱的刘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