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谱控

历代琴人录7:现代琴坛(2)
2012-11-14、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上接《历代琴人录7:现代琴坛(1)》)

十一、詹澄秋

詹澄秋

  詹澄秋(公元 1890 年 — 公元 1972 年 ) 名智濬,字水云,别号襄阳学人,现代诸城派琴家。

  詹澄秋师从诸城名家王心葵,学十八曲,是王心葵的著名弟子。

  詹澄秋曾任山东政协委员、山东音乐协会副主席、山东文史研究馆馆员,曾被聘为中国音乐研究所特邀演奏员。遵老师王心葵之嘱,主持山东德音琴社多年,一直致力于琴学研究。

  詹澄秋琴风坚实清和,时有青于蓝而胜于蓝之说。

  詹澄秋的琴著有《梅云馆琴谱》、《和平正音》、《琴歌集》。

  《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卷三和卷七中,分别收录了詹澄秋的《听泉引》、《石上流泉》两首琴曲录音,流传于世。

  詹澄秋的弟子中,知名的有其子詹云青、外甥袁树筠、袁树蘅,另外还有高松如等。


  十二、龙琴舫

  龙琴舫(公元 1890 年 -- ?),成都人,现代川派琴家。

  龙琴舫师承川派名家杨紫东,是现代川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琴风稳健炼达,象形感强,具有明显的川地风格。

  龙琴舫的《捣衣》录音,被收录在《中国音乐大全古琴卷》卷八中。

  龙琴舫的弟子中,以俞伯荪最为著名。


  十三、彭祉卿

彭祉卿

  彭祉卿(公元 1891 年 — 公元 1944 年)名庆涛,字祉卿,庐陵人,现代琴家。他承袭家学,又师从琴家杨时百,精通琴道。

  近代以来极受推崇的名曲《忆故人》,即是彭氏家传琴曲,由彭祉卿由家传《理琴轩旧谱》中整理出来,广传于世间。

  彭祉卿精通《渔歌》,故被称为 “ 彭渔歌 ” 。公元 1934 、 1935 年间,他曾和查阜西、张子谦共创 “ 今虞琴社 ” ,对近代琴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彭祉卿、查阜西、张子谦,合称“浦东三杰”。


  十四、詹静秋

  詹静秋(公元 1892 年 — 公元 1973 年)名智芳,现代诸城派琴家,詹澄秋之妹。

  詹静秋与其兄澄秋都师从王心葵习琴。她继承了王心葵精于“吟、猱、进、复”取音清澈圆滑的特点,含蓄性与概括性大,重内在而不务外表之华丽。

  詹静秋的儿女均继承家学。长子袁树筠(名文蔚)、次子袁树蘅(名未央)为詹澄秋的著名弟子,亦为名家。


  十五、徐元白

徐元白

  徐元白(公元 1892 年 — 公元 1957 年) 号原泊,浙江台州海门人,现代 浙派古琴泰斗。

  徐元白师从浙派名家大休法师学琴,后走访各地名师,在继承浙派“微、妙、圆、通”潇酒奔放的特色的基础上,博收诸家特色,形成了其古朴典雅、深造内含,善于抑扬顿挫的琴风。

  徐元白能弹奏大小琴曲甚多,最精于《高山》、《墨子悲丝》、《潇湘水云》等。其《高山》苍朴沉静,有巍巍之风。其《墨子悲丝》幽凄典雅,有国士之风。其《潇湘水云》宽和大气,充分体现出他古朴典雅、善于抑扬顿挫的琴风。

  徐元白还创作了《西泠话雨》、《思贤操》等琴曲。

  《西泠话雨》是徐元白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由川返杭,逢雨于湖边,悲喜交集,有感而作。徐元白的演奏古淡苍朴,于抑扬幽思中带来一阵清凉,给人印象深刻。

  《思贤操》是徐元白自琵琶曲《泣颜回》改编而成的琴曲。徐元白的演奏哀婉而韵味深长,而有不失

[1] [2] [3] 下一页

  • 音乐名家
  • 本类人气排行:
    蒋英
    年轻时代的蒋英蒋英与钱学森夫妇蒋英近

    李彦歌
    箜篌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流传至今已

    王洁实、谢丽丝
       

    翟希贤
       

    刘淑芳
      会谈能唱的刘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