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萨
2012-11-1、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陈萨简历:
1979年11月生于重庆的一个音乐家庭/ 9 岁进入四川音乐学院随但昭义教授教学班学习/ 10岁时参加全国少年钢琴邀请赛获少年组第一名/ 13岁,获得“珠江杯”全国少年钢琴邀请赛专业组第一名/ 15岁,获得首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青年组第一名。同年10月,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四川,亲自接见了陈萨和但义教授,并聆听了陈萨的演奏/ 16岁,作为最小的参赛者获得英国利兹钢琴比赛的第四名。并得到了伦敦乔凯音乐学院的邀请,进入该校随乔安·哈维尔教授学习,及获得了演奏硕士文凭/ 17岁,获得斯班瑟。邦尼纪念奖/ 2000年,杜德利千禧年比赛的第二名,2000年金奖协奏曲比赛银奖,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水晶大奖,及贝多芬比赛第一名/ 2000年10月,获得了波兰第十四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的第四名/ 2001年起,她还曾经就读于汉诺威音乐学院,师从阿里·瓦迪教授。
她是李云迪的师姐,中国钢琴演奏三大领军人物之一,历史上唯一一位在三大顶尖钢琴比赛中均获奖的钢琴家。她的演奏在纯净中蕴含力量,让人觉到正处于感情变幻的边缘。她的格言是:我宁可台下的人不理解,也不能不真实。
这样一个女人,不到三十岁的年龄,拥有美丽的外表,十多年的国外旅居生活养成了独立的性格;在自己工作领域内可以站在世界最高点;收入不详,但可以在地球上她喜欢的地方画上圈,等到合适的时机放上自己的房子,不为投资,只因为喜欢;她指尖迸发的能量被乐评大师称为“鲜花里的大炮”;把世界上万千女人迷得满世界追着跑的米勒是她的忠实粉丝,让助理一口气买下一场音乐会的十三张票,静静在台下聆听……
这样的女人,会有人倒吸凉气了。这样的女人,应该归为“神”了吧,敬而远之比较好。
如果偏偏她还同时拥有孩子般天真的性格;没有遮拦的爽朗笑容;像男孩子一样直率的待人方式;同时眼角眉梢掩饰不住女性的柔媚。
是的,女人有很多种,世间从来不缺极品女人。
但确实缺少一种女人——能让人的灵魂与之共同颤动,她能撩动心弦,却从不留痕迹——她用真实的表达换回真实的回音。
如果不是繁忙,我一直处在叛逆期
陈萨说,她现在仍然叛逆,这样的叛逆表现在音乐中,也表现在自己性格中的不安分、倔强和执着。
陈萨是在音乐里“浸”大的,父亲是圆号手,妈妈是芭蕾舞演员。艺术的家庭成长,但是家规严格,父亲对陈萨的要求更是严厉。偏偏,小陈萨不是个让人省心的孩子。“混蛋”是陈萨对自己童年性格的总结。罚站、请家长、打架这样应该属于男孩子的词汇,却贯穿了陈萨的童年。
“犯错的时候就知道父亲家规的严厉了。”陈萨莞尔一笑,笑里没有对自己的调侃,没有对儿时趣事的追忆,反而带着一丝忧伤,这样的忧伤像是刻刀,深深刻在陈萨的眼神深处。十二岁时父亲的去世,让陈萨早熟,也改变了这个音乐神童的性格和命运。
“其实我不是故意捣蛋,但是从来好奇心就特别重,喜欢尝试,这样难免犯错。其实,到了现在我的性格依然如此,只是太忙了,我的生活和工作都已经有了模式,我的尝试空间狭小了。我是规矩了,是繁忙得‘规矩’了。”
叛逆、快乐的童年是短暂的,从学习钢琴的那天起,音乐开始侵占陈萨的童年时间。现在回忆起来,陈萨觉得她的童年相对于同龄人而言,要短暂一点,乐趣少一点,但是失去的东西,在今天用其他的方式体现了出来,她庆幸自己坐到了钢琴前。
陈萨陈萨笑称自己的少女期要从十岁算起。“那时候我就自己管自己,当然就已经不再是小孩子”,而“自己管自己”的原因是:“没人理解我,我那时觉得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