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谱控

世界音乐文化4:印度音乐
2012-4-12、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史前印度(公元前600年以前)

    印度河文化和恒河文化时代。

    史前期最重要的文化为原住民Dravidian人印度河流域文化(亦称哈拉帕文化)和Aryan人恒河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是青铜时代的文化,存在于公元前2350~前1750年间。成熟于公元前2200~前2000年,最为主要的城市有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消逝于公元前1750年左右。

    恒河文化昌盛于公元前1800~前600年间,为印度著名的吠陀时代。吠陀时代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即梨俱吠陀时期,约在公元前1800~前1000年;后期约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见吠陀经)。

    后期部落社会分解为4个瓦尔纳的社会。 4个瓦尔纳中首陀罗为最低层,吠舍为中层,刹帝利和婆罗门为上层。贡奉属于自愿性质。前期宗教为自然力的人格化,祭祀尚无礼仪程式;后期宗教中梵天为最高神,动物神居重要地位,在祭祀中大量杀牲,婆罗门创造祭祀程式。

古代印度(公元前600~公元800)

    古代印度的历史特征在于瓦尔纳制的确立及其向种姓制度的转化,部落社会的同化及其向国家的转化,授地制的兴起及其向封建制的转化,佛教由盛而衰,以及新婆罗门教的兴起及其向印度教的转化。

    印度古代文化因时期和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繁荣于公元前6~前2世纪北印度文化称为佛陀时期文化和孔雀王朝时期文化。在公元前及公元初,地跨南北之间的文化为萨塔瓦塔纳王朝时期文化。繁荣于公元4~7世纪的北印度为笈多王朝时期文化及戒日王朝时期文化。南印度古代文化起始于公元前,极南地区国家则较晚。

中世纪印度(750~1757)

    中世纪印度的历史特征在于区域王国遍布各地。区域王国的形成与印度教对部落社会的同化﹑印度教势力的强盛和区域语言的形成紧密相联。这些基本因素大体上具备于8世纪。

    8世纪初,戒日王统治下的卡瑙季王国衰落。国都曲女城被认为是北印度霸权的象征。为此,8世纪强盛起来的帕拉﹑普拉蒂哈拉﹑拉喜特拉库塔等三大王朝从770年起就开始进兵争夺曲女城。帕拉王朝的根据地在印度的东部和北部;普拉蒂哈拉王朝的根据地在印度的西部和北部;拉喜特拉库塔王朝的根据地在德干﹑印度的西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曲女城多次易主,战争时起时息,持续约200年。 (见拉杰普特)

    中世纪任何强国如欲控制德干北部,必须同时占有东海岸和西海岸。因为德干高原的河流和通道一律由西向东,而且东海岸对东南亚具有比西海岸更密切的贸易关系,所以战争几乎不断发生于东海岸。遮娄其和帕拉瓦是德干高原上在7世纪强盛起来的国家。两国交战数百年,终于两败俱伤。

    穆斯林的早期入侵712年,阿拉伯军队攻占达里巴尔,然后占领信德地区。不久被当地居民击退。 1001~1024年,伽色尼王朝国王马赫穆德入侵印度达12次之多,吞并以拉合尔为中心的旁遮普地区。从此旁遮普成为穆斯林地区。 12世纪后期,阿富汗廓尔王朝控制西北印度。

    德里苏丹时期(1206~1526) 1206年,廓尔王朝统治德里的总督库特布乌德丁?艾巴克自立为统治印度的苏丹,建立奴隶王朝,定都德里。从此开始了阿富汗突厥人长达300多年的德里苏丹统治时期。其间经历奴隶﹑卡尔吉﹑图格鲁克﹑赛义德﹑洛迪5个王朝的统治。穆斯林入主印度,这在印度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在此以前,入侵印度的外族如拉杰普特﹑塞种人等都同化于印度,而且没有建立中央政权。苏丹王室和贵族由中亚和西亚各色种族﹑部族﹑氏族所组成。
    除德干北端的省区政权外,苏丹在南印度的政权机构,都为时短暂。在14世纪上半期,苏丹政权就不得不撤出德干。接着印度教徒建立了维贾亚纳加尔王国,穆斯林建立了巴赫马尼王国。苏丹于15世纪初解体后,独立王国林立各地。
    莫卧儿帝国时期(1526~1858)莫卧儿帝国统治集团原是蒙古突厥族后裔,16世纪上半期入主印度。最早的两代国王巴布尔和胡马雍(1530~1539,1555~1556在位)没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音乐常识
  • 本类人气排行:
    简谱乐理入门
    音名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便于称呼。

    简谱基础知识
    简谱基础知识  一般来说,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
       

    希特勒独爱瓦格纳的音乐
       

    新民族主义音乐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