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谱控

《白毛女》:红遍中国的艺术精品
2012-4-12、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白毛女》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产生的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同名的歌剧、电影、京剧、舞剧等均成为各艺术门类中的精品而历演不衰。

  1945年,西北战地服务团从晋察冀前方回到延安,并带回40年代初流行于河北阜平一带的有关“白毛仙姑”传说的记录本。其内容叙述了一个被地主迫害的农村少女只身逃入深山,在山洞中坚持生活多年,因缺少阳光与盐,全身毛发变白,又因偷取庙中供果,被附近村民称为“白毛仙姑”,后来在八路军的搭救下,她得到了解放。这就是《白毛女》一剧产生的原始背景。

  1945年,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的五幕歌剧歌剧《白毛女》问世。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张鲁、瞿维、焕之、向隅、陈紫、刘炽等作曲,该剧深刻阐述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

  1945年4月28日,也就是党的七大召开的前一天,《白毛女》在延安中央党校礼堂举行了首场演出。来自全国的527名正式代表、908名列席代表以及延安各机关的首长,几乎全部出动,观看首场的演出。毛泽东来晚了些,他不声不响地进入自己的座位。朱德来了,刘少奇来了,周恩来来了,陈毅来了,叶剑英来了……

  当“北风吹”的旋律奏响之后,白毛女的扮演者王昆立即沉浸到悲惨的故事之中,凄婉的歌声像甘冽的山泉一样,婉转地流淌出来。

  几乎所有的观众都沉浸在白毛女感人情怀的悲剧中,当黄世仁在白虎堂向喜儿施暴时,首长席后面的几个女同志失声痛哭。李富春转身劝解说:“同志们呐,你们这是干什么?这是演戏啊!”可等到说完,他的声音中也已经充满了悲怆。

  人们进入了忘我的境界。在帷幕徐徐合拢的那一刻,那些运筹帷幄、咤叱风云的领袖们,那些金戈铁马的将军们,也终于按捺不住流下了晶莹的泪水。

  雷动的掌声传达着演出的成功。当时延安还没有演完戏首长上台接见演职员的习惯,一般都是全剧终了时,观众鼓完掌就走人。

  这天却破了例。演出结束后,周恩来、邓颖超、罗瑞卿、刘澜涛……一齐走进后台,向剧组表示祝贺。当周恩来得知整个剧组只有王昆一个人因唱段太多才能享受吃两个生鸡蛋的待遇时,立即感慨万千地“许愿”:“同志们呐,你们真是太辛苦了!真是对不住你们啊!将来我们有条件了,一定改善大家的生活!”
首次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第2天一早,中央办公厅就派专人来向“鲁艺”传达中央领导同志的观感。第一,主题好,是一个好戏,而且非常合时宜。第二,艺术上成功,情节真实,音乐有民族风格。第三,黄世仁罪大恶极应该枪毙。中央办公厅的同志还就第三点意见做了专门的解释:“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农民问题,也就是反抗地主阶级剥削的问题。这个戏已经很好地反映了这个问题。抗战胜利后民族矛盾将退为次要矛盾,阶级矛盾必然尖锐起来上升为主要矛盾。黄世仁如此作恶多端还不枪毙了他?说明作者还不敢发动群众。同志们,我们这样做,是会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呀!”中央办公厅当时没有明确这是哪位领导同志的意见,直到很久之后演员们才知道,这实际上是刘少奇的观点。

  1946年,《白毛女》剧组来到张家口继续演出,并根据广大群众的意见对剧本作了重要的修改,黄世仁、穆仁智就被当场枪毙了,观众于是人心大快。

  此后,日臻完美的《白毛女》很快传到国统区,受到进步文艺界的高度赞扬。剧情大意如下:1935年除夕,河北杨各庄贫农杨白劳外出躲债,回家后被地主黄世仁逼死,其女喜儿先被抢到黄家,又被黄世仁奸污。喜儿的未婚夫王大春痛打了狗腿子穆仁智,投奔八路军。喜儿在将被卖掉之际得张二婶帮助逃往深山,苦熬3年,头发变白……1938年春,大春所在部队来到杨各庄,喜儿获救,报仇雪恨。

  最初的《白毛女》,喜儿形象曾较多地保留了旧思想的痕迹。当她受黄世仁的污辱并怀孕时,曾一度对黄抱有幻想。对应不应保留这样的情节,编剧时就有争论。在演出过程中,不断听取了群众的意见

[1] [2] 下一页

  • 音乐常识
  • 本类人气排行:
    简谱乐理入门
    音名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便于称呼。

    简谱基础知识
    简谱基础知识  一般来说,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
       

    希特勒独爱瓦格纳的音乐
       

    新民族主义音乐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