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器乐一览
2012-4-12、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乐书》扎筝图
我国中原地区自唐代开始出现拉弦乐器,如轧筝,宋陈旸《乐书》:“唐有轧筝,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因取名焉”。江西明益庄王墓出土奏轧筝俑。又有奚琴,宋陈旸《乐书》:“奚琴本胡乐也,出于弦鼗而形亦类焉,奚部所好之乐也。盖其制,两弦间以竹片轧之,至今民间用焉”。
在宋人所绘的《番王按乐图》中,有一人演奏拉弦乐器,形似火不思,四轸在一侧,持弓演奏。此乐器未见于文献记载。甘肃榆林石窟第十窟元代壁画中也有一人奏拉弦乐器,形制与今日的二胡类乐器大体相同。至明清时期,拉弦乐器形制更为丰富多样。泉州开元寺大殿木雕中有拉二弦伎乐飞天。开元寺始建于唐代,重修于明代。二弦至今在福建流传。用于“南音”伴奏。
明代火不思
纳西族胡拨
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弹拨乐器三弦,一般多认为它源于秦汉时期的弦鼗,但三弦之名始见于唐代(唐崔令钦《教坊记》),其形制没有详细记述。近年,四川广元县罗家桥南宋墓出土伎乐石雕中有演奏三弦图象,形制与今日三弦相近,音箱呈方形,柄上端置三个轸。图中两把三弦,轸子的位置略有不同,一把二左一右,另一把二右一左。可能当时三弦的制作规格尚未定型。此墓修建年代在南宋淳熙(1174—1190)年间或稍晚。河南焦作西冯封金墓曾发现演奏三弦乐俑(残)。辽宁凌源富家屯元墓壁画中有游乐图,图中长方形桌子的一侧有一人弹三弦,似在为桌前站立的一位演唱者伴奏。传世的一件明代竹制笔筒,筒身雕刻乐舞图,中间一舞者,另有五人伴奏。所持乐器为三弦、笙、拍板、汤锣、堂鼓,均属常见的民间乐器。泉州开元寺大殿木雕中有弹三弦伎乐飞天。上述诸图象表明三弦在宋元明流传甚广。此外,在明徐会嬴《文林聚宝万卷星罗》中已载记录三弦乐曲的谱式,记《鹅浪儿》、《镇南枝》等七曲。此谱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字代表左手在三根弦上所按音位,以圆圈等代表右手弹拨指法及音符时值的长短,是一种音位谱式。
云锣,古代名云璈。据《元史·礼乐志》载:“云璈,制以铜为小锣十三,同一木架,下有长柄,左手持而右手以小槌击之”。云锣在宋代已出现,见苏汉臣绘《货郎图》。永乐宫元代壁画中有奏云锣图。永乐宫是元代道观,在山西芮城县永乐镇。此为纯阳殿门两侧南壁上的人物画局部。画面中,供案旁有五名道士作乐,所奏乐器为横笛、笙、云锣、细腰鼓、拍板。画面一端有“禽昌朱好古门人张遵礼、田德新……”等十一位画家的题记,此画完成于元至正十八年(1358)秋。画中云锣由十面小锣组成。在永乐宫三清殿斗拱间的装饰画中也有一个童子演奏云锣,此云锣是由十四面小锣组成的。
火不思是古代弹拨乐器。其图象早在新疆吐鲁番地区发现的高昌古画(约唐代绘)中见到。元代文献中著录,据《元史·礼乐志》载:“火不思,制如琵琶,直颈、无品,有小槽,圆腹如半瓶榼,以皮为面。四弦皮絣,同一孤柱”。清代番部合奏中使用火不思,《皇朝礼器图式》、《大清会典图》、《清朝续文献通考》等均有著录。清代《塞宴四事图》“什榜”乐队中有演奏火不思图象。传世有明代制作的火不思实物,四轸、四弦,音箱蒙蟒皮,器身背面雕刻精美花纹。今日新疆柯尔克孜族乐器考姆兹和云南纳西族乐器胡拨都与古代火不思形制相近,应属同类乐器。
宋元时期,古瑟及其演奏法已失传。宋末元初人熊朋来(1246—1323)曾编《瑟谱》,是用拟古制作的瑟伴奏演唱《诗经》歌词的乐谱。熊朋来是著名的经学家和音乐家,为恢复雅乐正宗和“诗乐”旧例,他制瑟,还制定了弹奏法。《瑟谱》所收乐谱分“诗旧谱”和“诗新谱”。“诗旧谱”采自南宋赵彦肃所传唐开元《风雅十二诗谱》;“诗新谱”为熊朋来本人的创作,共十二首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