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谱控

莫扎特《第40号交响曲》
2012-10-2、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是莫扎特最后的三大交响曲之一,是他的交响曲中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完成于1788年,整部交响曲热情洋溢,有着充满感情化的乐念。这首交响曲虽然仍能听出巴洛克音乐的痕迹,但还是促使当时的绝对音乐向前迈进了一步,当它在十九世纪初于莱比锡演奏之际,曾受到“战栗”或“沉缓”等字眼的评语,这部作品可以说是一步步接近浪漫派的作品。

    作品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很快的快板,g小调,2/2拍子,开头在中提琴和弦的伴奏下,由小提琴演奏充满优美哀愁的第一主题, 木管经过句后,乐队激情地表达,然后那点忧伤在低音管与双簧管和弦下由小提琴表现得十分柔美。经降B大调转调后,副主题亦强有力地由小提琴呈现。第二主题有一小节的休止,弦乐与木管竟奏开始的降B大调的旋律引入呈示部的终结句。发展部主要是第一主题的处理,开始的动机以谐谑姿态,转调充满趣味。长笛、双簧管以追逐方式表现以第一主题开头动机为基础的半音阶下降旋律在主调上呈现,进入主题再现部。再现部的第一主题经小提琴、低音管强调,第二主题亦以主调出现。这段主题非常出名,后来经常被改编成为轻音乐曲单独演奏。如SHE的《不想长大》《my girl》插曲就运用了这一乐章,这一乐章开头的部分有一种潜行的感觉,略带忧伤,以弦乐为主,但是管乐清晰的浮现在弦乐之上,尤其是其中单簧管的几个转折很精彩,平添不少韵味。之后的一段弦乐与管乐交替出现,衔接处过度圆滑,不着痕迹。有的人就认为这段主题并不是忧伤而是轻盈欢快,大概就是听改编之后的轻音乐听的。演奏的乐器不同、速度不同,感情也会有变化的。

    第二乐章,行板,降E大调,6/8拍子,奏鸣曲形式,第一主题以简单的对位形态处理,极具节奏美。副主题以伴随16分休止符的两个32分音符,它与第一主题的结合引出高潮,引出在第二小提琴与中提琴伴奏下柔美奏出的第一主题。呈示部予以反复,发展部是由开始那富于节奏感的动机与32分音符组合,然后进入再现部,以短小的终结部结束。这一乐章开头的音节断断续续,似乎是战战兢兢的不知如何是好。停顿过后一把小心翼翼的小提琴怯怯的响起,应和的乐队慢慢跟上,优美的结束了这一奏鸣曲形式的乐章。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稍快板,g小调,3/4拍子,具有第一乐章那种哀愁感的民谣风味。是小步舞曲。并经过切分,分成两部分分以复,其中有精妙的对位处理。部为G大调,此部分亦分为两部分,分别反复,结束部分的圆号二重奏尤其优美。我听过这段的两个相差甚远的版本,一个演奏下来是4分多钟,另一个竟然有8分钟之多。总体觉得还是把节奏放缓慢一点更有感觉。那种一层层的铺上、描绘、堆积直至无尽的层层叠叠的感觉只有放慢了速度才可以深切体会。就像分形论中著名的柯曲雪花一样,不断分化、发展……

    第四乐章,甚快板,g小调,2/2拍子,奏鸣曲形式,乐章充满令人产生亢奋的狂热情绪,但仍有抑郁的色彩。第四乐章和第三乐章一样也是层层叠叠的,但是规模要小的多。激昂,但是变奏怪异,有巴洛克的痕迹。它以激动的第一主题开始,这个主题与它的副主题分别反复,在华丽音群簇拥下进入第二主题带有不协和弦的连接部。第二主题宁静而优美,这个主题经第一小提琴与木管后,进入激动不安的呈示部结尾。发展部最初的主题由除圆号以外的各种乐器齐奏呈现,有明显的转调,主题处理极为精妙。最后,在进入再现部部分的处理极具精致,再现部主要为第二主题的扩大。

  • 音乐名曲
  • 本类人气排行:
    如泣如诉的大提琴曲《殇》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西班牙斗牛曲
    在悠久的斗牛活动中诞生了无数优秀的斗

    深夜等待《午夜的萨克斯》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一曲婉转缠绵的达

    世界十大圆舞曲(上)
       

    海顿第45号交响曲《告别》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