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板腔
2012-4-12、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弦板腔的主要乐器有“弦”、“板”,加上唱腔,故称“弦板腔”,其唱腔既豪放悲壮,高昂激扬,又委婉细腻,柔和清亮,能够表现各种人物的不同性格和感情,具有浓郁的田园牧歌式的观众特色和民歌韵味。
弦板腔不仅具有我国北方戏剧的豪迈刚键,也具有我国南方戏剧委婉的特点,在托腔上长短适中,为戏曲爱好者适听和欣赏,甚至对偏爱歌曲,不喜戏曲的人群大多能接受。它的唱腔已基本具有九种固定板路。即:导板、上音子板、正板、紧板、二流板、气死人、三不齐、流板、撒板。弦板腔所表演的剧目相当丰富,历来以表演列国戏和三国戏最多,如《桃园结义》、《三请诸葛》、《回荆州》等以及《紫金簪》、《武则天等》;新编剧《借驴》、《十三姐妹闯三关》、《七星剑》;移植剧有《穷人恨》、《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
据统计从皮影戏到大舞台戏,弦板腔一直倍受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其剧目主要特点是语言通俗、故事内容丰富,剧目取材于历史演义、民间生活故事。音乐豪迈奔放、慷慨激昂,具有西北群众传统的乐观气质和明快开朗的性格风度,表现英雄豪杰一类的武打戏最为适宜。弦板腔戏剧千百年来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扎下牢固的根基,在民间历经了世代传承和演进过程,以旺盛的生命力,确立了自身独特的剧种地位。
弦板腔是目前全国唯一的地方优秀剧种,为我国影响深远的戏曲艺术增添亮色和光彩,对研究戏剧文化和地域文化发展具有不可抵估的价值。2006年5月20日,弦板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