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畔的史诗_怒族音乐
2012-4-12、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怒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泸水、福贡、贡山、兰坪县,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和西藏自治区的察隅县等地。与傈僳族、独龙族、藏族、白族、汉族、纳西族等民族交错杂居。
怒族有自已的语言,怒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怒族人无自已的文字,解放后使用汉语。主要从事山地农业。
怒族民间音乐
怒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上至白发苍苍的老人,下至伊呀学语的幼童,几乎都能闻歌起舞。要问怒族有多少歌?多少舞?请听他们的回答:“你想知道我有多少歌,就去数数沙滩上的沙粒;你想知道我有多少舞,就去数数山坡上的树叶”。
怒族民歌的特点是运用隐喻手法,句式简练,语言质朴,与劳动生活结合得比较紧密。
民歌《龙潭》反映了怒族人民由狩猎生活转到农耕生活的过程;《猎人调》描绘了怒族人民狩猎时的情景和捕获野曾后的欢乐心情。《求婚调》、《出嫁》、《逼嫁》、《迎亲调》控诉了不合理的婚姻制度,歌颂了男女青年纯真的爱情。《孤儿歌》反映了孤儿的悲惨遭遇;《哀叹调》表示对死者的悼念。此外还有边舞边唱的《跳舞歌》等。
怒族乐器
怒族乐器有琵琶、短笛和口弦等。
达比亚:怒族弹拨乐器。又称“达边”,当地汉族人称“怒族琵琶”,傈傈族称之为“其布厄”。达比亚多用于独奏或民间歌舞(如琵琶舞)伴奏,在当地的歌舞中,乐手们兴之所至,往往会改变持琴姿势,把琴举过头顶,反持于右肩上歌舞,颇具敦煌壁画中“反弹琵琶”的形象。
短笛:男女皆吹,但在舞蹈中多为女性吹奏,是民间常用古乐器。笛长4寸,有4个音孔,发出6532四音,音乐温柔,曲调优美。 口弦:属女性乐器,不仅在舞蹈中吹奏,也是花前月下少女向情郎倾诉衷肠、表达感情的乐器。 怒族人善于演奏乐器,自小就要学习,如果大了还不会,就会被认为是笨,他有可能连对象也找不到。当怒族小伙向姑娘求爱时,首先向她弹响怀中的 “达边 ”,向她倾诉心中的秘密。姑娘听到求爱,会吹起“拟力”以作答。双方可以提问、讨论,相互交换意见。从思想到生产、生活等各种问题都可以 “弹”,他们都能够从对方的曲调和音色中理解其中的含义。据说有的青年从认识到结婚都不说过一句话,完全靠音乐来沟通,从中可以反映出他们对音乐的感悟非同一般。这种独特的恋爱方式,也许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