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谱控

朱南溪
2012-4-13、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作奖,其中他个人主创的“贝壳一打响连连”还被选作全国演出节目,由于旋律优美、新颖、民族风格浓,深受外国朋友们的称赞和欢迎。

  新国歌—— 崛起之路上的巅峰

  建国后,《义勇军进行曲》一直是代国歌。1977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征集小组向全国征集新国歌。前线歌舞团非常重视此事,除专门成立创作班子,还从部队抽调文艺骨干,包括日后成为著名词作家的贺东久。当时他写了一首《中国啊中国》的歌词,经资深词作家任红举等人补充修改,形成了《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的完整歌词。“中国,中国,壮丽的山河,长江奔腾,昆仑巍峨……”当朱南溪拿到这首歌的歌词时,他感到全身的血液都沸腾起来。在文革十年耽搁创作黄金时代的军旅音乐家,十分珍惜这一百年难得的机遇,他迅速坐到钢琴前,将脑海里跳出的一串串雄壮有力、铿锵有声的音符弹奏出来。不到半天,这首优秀歌曲便一气呵成,速度之快连他自己也始料未及。朱南溪坦言,相比过去创作歌曲时的苦思冥想和精心推敲,这首“新国歌”的谱曲颇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之感。

  经文化部、中国音协推荐,这首歌曲成为新国歌备选作品。《人民日报》同时刊出5首作品供专家和群众评选,最终《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脱颖而出。后因种种原因,《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未被采用,但它的艺术魅力延绵不绝。总政歌舞团和中央乐团在庆祝全国人大召开的晚会上,以合唱的形式演唱,中央电视台向全国转播。北京音乐出版社以英汉两种文字编入《中国歌曲选》,在国内外发行。总政军乐团将它改编成军乐曲,在建国三十五周年国庆大典上演奏。

  朱南溪先生深知,音乐创造需要灵感,但不是闭门造车、心血来潮,而是需要长期积累,扎根于社会生活的土壤,从中吸取音乐的源泉。为此他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一日步行百里深入大别山区,在老革命根据地学习、采风;参加中央慰问团,赴甘肃、青海地区为反击战的部队创作;在云南傣族自治州西双版纳,一字一句向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学习民歌,和兄弟民族结下深厚的感情,写出歌曲《西双版纳,我爱上了你》,唱响红土高原和大江南北;在霍尔果斯哨所的雪山下,教战士们学唱新写的歌曲;在祖国最南端的天涯海角,和战士们座谈,为他们谱写了新的英雄赞歌;在新疆,搜集欣赏了兄弟民族丰富多彩的歌舞音乐,集体完成了大型组歌《金色的新疆》,其中他写的合唱《金色的新疆》,在新疆电视台举办的庆祝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征歌中,获优秀歌曲奖,此后应约为江苏和新疆电视台合拍的艺术片《长江天山两依依》作曲,此片获广播电影电视部“星光杯”奖。他还紧扣当代,创作出《闪耀吧,大学生体育之歌》等朝气蓬勃的青春之歌,受到青年朋友的喜爱。“5、12”汶川大地震,年近八十的著名音乐家朱南溪心情沉重,一直希望为四川,为那些从四面八方赶往灾区的英雄们写一首歌。他得知知名音乐家熊初保震后第二天就写好了歌词《为你感动》,立刻安排会面,看了歌词后,很激动,后来把《为你感动》写成了一个大型合唱歌曲。朱老师说,这次地震,感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个民族。所以我把《为你感动》写成了一首大合唱。

  如今,耄耋之年的朱南溪仍坚持每年参加采风活动,并不断创作新歌,发表在《歌曲》、《江南音乐》等期刊上。音乐始终是他人生的主题。临别时,他执意送我们到门口,凉爽的夜雨中,他毅然精神矍铄,身影挺拔,朝我们挥手致意。我忽然想,他那手可是五指山,他那眼神可是万泉河,心灵的五线谱正是通过那载体传送出来,飞洒并感染着人间的。

 

上一页  [1] [2] 

  • 音乐名家
  • 本类人气排行:
    蒋英
    年轻时代的蒋英蒋英与钱学森夫妇蒋英近

    李彦歌
    箜篌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流传至今已

    王洁实、谢丽丝
       

    翟希贤
       

    刘淑芳
      会谈能唱的刘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