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谱控

托斯卡尼尼
2012-4-13、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托斯卡尼尼(Arturo Toscanini)1867年3月25日生于帕尔马,1957年1月16日卒于纽约,意大利指挥家。父亲是一个穷裁缝,同时还是帕尔玛皇家歌剧院的合唱队员。托斯卡尼尼9岁加入帕尔玛音乐学院学大提琴与钢琴,9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后在一个歌剧院乐队中担任大提琴手,该乐团去南美巡回演出时,指挥因与乐团团员不和,提出辞职,托斯卡尼尼临时上台,成功的指挥了《阿伊达》,从而开始了指挥生涯。

    1898年31岁成为斯卡拉歌剧院指导与常任指挥,直至1902年因与观众发生冲突而辞职。1906 -1908年又回剧院任常任指挥,1908年随加蒂·卡扎萨去纽约大都会剧院,首次在该剧院指挥《阿伊达》,1910年指挥了普契尼《西方女郎》的首演。

    1915年回意大利。1921-1929年再次担任斯卡拉歌剧院的常任指挥,后由于与法西斯分子发生冲突,离开意大利。1929年赴美后,1926- 1930年指挥纽约爱乐乐团的部分季节音乐会,1930-1936年任纽约爱乐乐团首席。1930和1931年在拜罗伊特、1934-1937年在萨尔茨堡指挥演出,1933年首次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演出,拒绝去纳粹法西斯统治下的德、意、奥等国任指挥。1936年指挥庆祝巴勒斯坦交响乐团(今以色列爱乐乐团)成立的音乐会,1937-1954年在纽约担任美国广播公司专为其组建的NBC交响乐团常任指挥,1935-1939年任BBC交响乐团首席客座,1952年任伦敦爱乐乐团首席客座,1946年回斯卡拉歌剧院,最后的告别演出是1954年在纽约。

    托斯卡尼尼是“20世纪客观现实主义指挥艺术”的开拓者,他忠实于原作,以卡拉扬的说法,“应该说,这是一种难以用语言形容的‘忠实’,它不是机械地忠实,而是从严谨的指挥风格中迸发出来的一种精神力量,它能够驾驭一切,控制一切,他在指挥艺术中完成了一次革命。”托斯卡尼尼的指挥特点是严谨、精湛、精确、质朴与热情。在歌剧方面,他擅长指挥威尔第、普契尼、瓦格纳的作品,而在交响曲方面,他是贝多芬、勃拉姆斯等浪漫主义大师的权威诠释者。

    1867年3月25日生于帕尔马,1957年1月16日卒于纽约1876年入帕尔马音乐学院学大提琴和作曲,1885年毕业。翌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歌剧院管弦乐团任大提琴演奏员。同年 6月因临时代替该团指挥演出歌剧《阿依达》,获得成功,从此开始他近70年的指挥生涯。早期,他在意大利的都灵、博洛尼亚、热那亚、罗马、米兰等城市任乐团指挥,以指挥歌剧而著称。莱翁卡瓦洛的《丑角》,G.普契尼的《波希米亚人》等歌剧,都是由他指挥首演的。1898年,受聘为米兰拉斯卡拉歌剧院的首席指挥,从此确立了他作为世界一流指挥家的地位。他先后担任过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纽约爱乐交响乐团、美国国家广播公司交响乐团的指挥。

  托斯卡尼尼为人刚直不阿,反对法西斯党和纳粹,为此,1926年他离开拉斯卡拉歌剧院。1931年后拒绝在意大利演出,1933年后拒绝到拜罗伊特指挥歌剧演出。与此相反,1936年底却到特拉维夫指挥受纳粹迫害者组成的交响乐团的第1场音乐会。其指挥强调忠实于原作,为树立20世纪的现实主义的指挥风格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其音乐表现的准确度极高,力量变化的幅度大,层次鲜明。他对演奏的要求极严格,一丝不苟。演出曲目包括上百部歌剧和为数众多的管弦乐曲。此外又录制过许多唱片。

  九岁入帕尔马音乐院学大提琴和作曲,1886年成为里约热内卢歌剧院的大提琴演奏者,代理指挥演出了《阿伊达》博得好评,从此就任正式指挥。同年返回意大利,在特里诺和米兰以指挥歌剧新作和瓦格纳的歌剧而著名。1903-1906年任布宜诺斯艾利斯歌剧院指挥,1908-1915年任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主任指挥。1915年回国,重任斯卡拉歌剧院音乐指导。1928-1936年任纽约交响乐团常任指挥。1937年任纽约交响乐团常任指挥。1937年美国音乐界为他挑选优秀演奏员组成NBC(国家广播公司)交响乐团,由他任指挥达十七年,直到1954年退休。

    在将近70年的指挥生涯中,托斯卡尼尼指挥演出过100多部歌剧和无以数计的管弦乐曲,演出曲目极为广泛。他的指挥艺术在

[1] [2] 下一页

  • 音乐名家
  • 本类人气排行:
    蒋英
    年轻时代的蒋英蒋英与钱学森夫妇蒋英近

    李彦歌
    箜篌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流传至今已

    王洁实、谢丽丝
       

    翟希贤
       

    刘淑芳
      会谈能唱的刘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