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谱控

莫里斯.雅尔
2012-4-13、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法国电影配乐大师雅尔在洛杉矶去世的消息传回了法兰西,整个早晨,无线广播一遍遍播放《拉娜之歌》(Lara's Theme)——雅尔1965年为电影《日瓦戈医生》所做配乐的主旋律——也只能这样听听他“配乐”的“余音”了。

    “我的生命就是一首长长的原声配乐。”美国时间2009年3月29日,癌症让莫里斯.雅尔的“配乐”走到了尽头。

  16岁男孩的志向

  1924年9月13日,莫里斯.雅尔(Maurice Jarre)出生于法国里昂一个跟音乐不搭界的家庭,父亲是一名工程师。原本,他是个乖儿子,应该循着父亲的足迹走着工程师该走的路。一天,父亲带回家几张古典音乐老唱片,这些音乐深深打动了雅尔。雅尔说:“我记得那是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那一刻我就立志要成为一名指挥家。”尽管他16岁之前“连A大调和C大调都区分不出来”。

  雅尔对自己在意的事情总是很坚持。即使自己看上去是“输在了起跑线上”,他还是执意在16岁“高龄”从工程学校转入巴黎公立音乐艺术学院开始正统的音乐学习和训练。在校期间,他除了学习打击乐和作曲,还迷上了电子合成音乐。那时候的雅尔或许不曾想到,打击乐和电子乐日后渐成自己作曲的左右护法。

  1950年,当了一阵子打击乐手的雅尔凭借为舞台剧《洪堡亲王》所作的配乐,加盟了法国国立民众剧院并担任首席作曲家。12年间,他“打扮”了莎士比亚、莫里哀等众多名家的作品。作曲,从一个遥远混沌的梦想一步步成为现实。回想当年,雅尔说:“那是我生命中最好的时光,最艰难、最有趣、最激动人心。”

  1951年,法国导演乔治.弗朗叙邀请雅尔为《巴黎荣军院》配乐。这部23分钟的纪录片开启了他的电影配乐之路。

  “我也想拿三回奥斯卡”

  在电影配乐领域,莫里斯.雅尔的福星无疑是英国导演大卫.里恩。

  1962年,法国电影《花落莺啼春》(Sundays and Cybele)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雅尔借10分钟配乐走入好莱坞的视野。当赫赫有名的导演大卫.里恩为新作《阿拉伯的劳伦斯》寻找配乐时,雅尔接到了制片人山姆.斯皮格尔的邀请——同时获邀的还有著名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和苏联作曲家阿拉姆.哈恰图良。

  起初,雅尔只需负责配乐的边边角角。哪知离影片首映还有4个月时,两位名作曲家宣布退出。情急之下,山姆转向了雅尔。默默无闻的配乐师能受到大导演的赏识固然不错,可离电影首映只剩仅仅6周,雅尔需要为这部时长近4小时的电影创作、排演、录制2个多小时的配乐,还得经里恩的认可——里恩素来对作品各方面要求严格。难怪山姆说:“你得像超人一样工作了!”没白没黑,雅尔赶制了所有配乐。“里恩听着我做的音乐,当劳伦斯进入沙漠营救一个走丢的人时,他想把这个场景延长一下,好让我的音乐完整结束。”

  1963年雅尔因《阿拉伯的劳伦斯》入围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的角逐,考虑到这一奖项很少授予法国人——何况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所以雅尔没有前往颁奖现场。结果,雅尔得奖了。几个月后,他辗转把“小金人”带回法国时,海关还警告他:“这是什么?你私自带这么大一块金子出关是要坐牢的!”

  从业50余年,雅尔曾9次获奥斯卡提名,3次获奥斯卡最佳电影原创音乐奖。电影《本杰明.巴顿》及《女王》的配乐师亚历山大.德斯普拉感叹道:“我希望有一天能像你一样拿三回奥斯卡奖。”2009年2月14日第59届柏林电影节上,莫里斯.雅尔获“终身成就奖”。

  电影《日瓦戈医生》(1984)——其配乐《拉娜之歌》经填词之后化身为歌曲《Somewhere, My Love》,被众多歌手一再翻唱,大红特红。甚至在电梯间、牙科诊所都能听得到。

  《阿拉伯的劳伦斯》(1962年)、《印度之路》(1984年)——与英国导演大卫.里恩合作的电影,获得奥斯卡电影原创音乐奖。

  流行可不是他的错

[1] [2] 下一页

  • 音乐名家
  • 本类人气排行:
    蒋英
    年轻时代的蒋英蒋英与钱学森夫妇蒋英近

    李彦歌
    箜篌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流传至今已

    王洁实、谢丽丝
       

    翟希贤
       

    刘淑芳
      会谈能唱的刘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