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谱控

巴伯
2012-4-13、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巴伯( Samuel.Barber,1910—1981)美国作曲家。 曾在柯蒂斯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声乐、指挥和作曲。他继承并发扬了十九世纪末欧洲浪漫主义的乐脉,并融入自己深刻的感情体验,创作出一大批旋律优美、感情浓烈的音乐作品,给面临无调性挑战的调性音乐注入新的活力,被评论界誉为“新浪漫主义大师”。巴伯的风格经常是抒情和新浪漫主义的,很受大众喜爱。作品包括流行的《弦乐的柔板》、两首《管弦乐曲》、歌剧《万涅萨》、以及一首《钢琴协奏曲》。

    巴伯在1910年3月9日生于宾夕法尼亚州西切斯特(West Chester)的一个具有良好音乐环境的家庭。十来岁时,巴伯曾在当地教堂中任管风琴师,并就学于西切斯特中学。1926年,巴伯中学毕业,但早在1924年,他已同时就学于费城柯蒂斯音乐学校,在这里,他学习钢琴、作曲、歌唱和指挥。1928年,巴伯因一首小提琴奏鸣曲而首次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巴恩斯奖,这使他得以首次出国旅行,访问了意大利等欧洲国。1933年,巴伯以他的第一部由较大型乐队演奏的序曲《造谣学校》再次荣获巴恩斯奖,1935年又获得了美国的罗马奖,1935与1936年两次获普利策旅行奖金。1935至1936年间,他又一次赴欧洲旅行。

    当巴伯逗留在马焦雷湖(Lake Maggiore)时,他拜见了指挥家托斯卡尼尼。此后,他来到罗马,在“美国研究院”从事作曲。在这段时期,巴伯写出足以证实他有旺盛的创作天才的作品,其中以《第一交响曲》最为著称。这是一部单乐章交响曲,由罗马奥古斯特奥乐队于1936年12月13日首演,次年又在奥地利萨尔茨堡音乐节上演出,这是该音乐节第一次演奏美国人的作品。此后,巴伯又分别于1936年和1937年写出了《弦乐柔板》和《第一乐队散文》,这两部作品在1938年被著名意大利指挥家托斯卡尼尼(A.Toscanini, 1867-1957)选中,成为他指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交响乐队演出的最初两部美国作品。 

  1938年,巴伯离开战云密布的欧洲,回到美国,在柯蒂斯音乐学校教授作曲与配器,并继续从事音乐创作,写出了《第二乐队散文》和合唱作品《秒表与军械图》等作品。1943年4月,巴伯应征入伍,在美国空军中服役。他应约为空军写了《第二交响曲》。巴伯在战争年代创作的作品还有《小提琴协奏曲》(1939-1940年)、《摩羯宫协奏曲》(1944年)和《大提琴协奏曲》等。

  战争结束后巴伯隐退在纽约州基梭(Kisco)山的寓所(他把这一寓所称之为“摩羯宫”),和他的同学、歌剧作家梅诺蒂(G.C.Menotti,1911- )同住。巴伯在这里写出了芭蕾舞剧《米狄亚》(原名《蛇蝎心肠》),还写了《bE调钢琴奏鸣曲》。

    五十年代以后,巴伯把他的创作重心移到了歌剧与声乐作品上,而此后所写的器乐作品只有《钢琴协奏曲》(1962年)闻名于世,勋伯格认为这部协奏曲与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作品相提并论,该曲还获得了普利策奖。巴伯的第一部歌剧《万涅萨》完成于1957年,歌剧脚本是梅诺蒂写的。巴伯的另一部歌剧《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是应大都会歌剧院之约而写的,脚本源出于莎士比亚的同名剧作。


  • 音乐名家
  • 本类人气排行:
    蒋英
    年轻时代的蒋英蒋英与钱学森夫妇蒋英近

    李彦歌
    箜篌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流传至今已

    王洁实、谢丽丝
       

    翟希贤
       

    刘淑芳
      会谈能唱的刘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