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鹏
2012-4-13、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彭家鹏,国家一级指挥。安徽省五河县人,1965年12月出生,因为父母都从事戏剧音乐工作,他从小就对音乐有着独特的喜爱和感悟,并跟在父母身边学会了作曲和弹钢琴。
1985年,彭家鹏进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学习西洋音乐,又于1987年转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徐新教授。在校期间,彭家鹏便兼任了中国青年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1990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被保送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郑小瑛教授,于1992年获得硕士学位。
自1990年开始,彭家鹏正式受聘担任中国广播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同时还兼任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客席指挥,1997年正式受聘为中国广播民族乐团首席指挥。
1996年8月,他受邀参加了在荷兰举办的第35届国际康德拉申指挥大师班学习,获康德拉申大师班奖;次年,他又被美国指挥家中心选中,参加在乌克兰举办的国际指挥大师班学习,并以大师班第一名的成绩完成学业。
1998年,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力邀他出任首席指挥,从此他把将中国民族音乐引领上世界乐坛作为理想,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中国民族交响音乐的探索与实践上,并尝试在其中融入西方音乐的很多理念。
彭家鹏现在是国家一级指挥,现任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中国东方交响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澳门中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乌克兰国家交响乐团常任客席指挥、韩国釜山国立国乐管弦乐团客席指挥、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客席教授,他还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央电视台第十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评委、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九届青年委员。他1999年获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十大杰出青年称号以及中国中央直属机关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03年荣获“中国金唱片指挥特别奖”,2004年荣获“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从2000年至今,他连续7年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成功指挥了“中国新春民族音乐会”,并先后率领中国东方交响乐团和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赴瑞士、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美国举行中国民族交响音乐会,应邀指挥了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乌克兰及奥地利的著名乐团。这些演出无疑为目前的中国民族音乐流行于国际舞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007年2月3日,在被誉为“世界音乐圣殿”的维也纳金色大厅内,五颜六色的鲜花与水晶吊灯交相辉映,舞台上下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气氛。由中国著名指挥家彭家鹏指挥、世界著名交响乐团奥地利格拉兹交响乐团伴奏,来自中国的200多位艺术家倾情演奏了器乐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交响诗《额尔古纳河之歌》、马头琴合奏《万马奔腾》等近20首蒙古族优秀音乐作品,赢得了观众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因为身兼多个乐团的首席指挥,彭家鹏总是很忙,时常穿梭于北京、澳门、武汉、奥地利等地之间。但他再忙也会抽出时间赶回家乡演出。在彭家鹏眼里,家乡就像那首著名的五河民歌《摘石榴》一样,鲜活而蕴含着旺盛的生命力,既是孕育民族音乐最肥沃的土壤,也是拥有最广泛民族音乐听众的区域。
彭家鹏认为自己的最大特点就是爱幻想。丰富的想像力,再加上敢想敢做的性格铸就了他今天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