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谱控

赵玉斋
2012-4-13、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他党政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在大会闭幕式上,全国音协主席吕季在讲话中称《庆丰年》的创作是对民族音乐发展的一大贡献;音乐评论家李凌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古筝演奏革新者》的文章,对赵玉斋的艺术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庆丰年》的诞生,为古筝演奏艺术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1956年春,他随中国艺术团到捷克参加了第十一届“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周,演奏了山东传统筝曲《汉宫秋月》、《高山流水》、《风翔歌》和他创作的《庆丰年》,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同年10月,他又随中国音乐家代表团访问了北欧四国,演奏了传统和自创筝曲近20首。芬兰总统吉科宁和夫人还特地观看了他的演出并给予了热情称赞。

   1957年,赵玉斋向沈阳音乐学院乐器厂提出加大筝体、增加琴弦的设想,于是第一台21弦筝便诞生了,它是现代古筝的雏形。后经赵先生的建议,乐器厂又开始研制转调筝。1959年研制出了全国第一台张力转调筝。

   赵玉斋不仅有着深厚的山东民间音乐功底,又具有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和改革创新的勇气,其演奏技巧全面而精湛,纯朴热情,既有刚健、粗犷的气派,又有清新优美的情趣,他善于吸收其它筝派的长处和民间音乐营养,在他的演奏中体现了山东筝的继承和发展。他的右手拇指指关节的“小摇”奏法,颗粒饱满,指关节灵巧自如,能强能弱,他的这一演奏技巧是盖世无双的。

   1962年,他在山东济南举办了个人独奏音乐会专场。1963年,他在沈阳晚报上发表了《论筝的表演艺术》,这是他在音乐理论上的第一次尝试,为他后期的理论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创作了古筝乐曲《喜庆》、《难忘》和擂琴乐曲《忆伯苓》。

   1979年10月,他参加全国第四届文代会、第三届音代会和中央音乐学院主办的“老人音乐会”演出。1980年3月,他出席辽宁省文代会和音协辽宁分会,当选为辽宁文代会委员和音协常务理事。1980年6月,他在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厅举办了筝、擂琴独奏音乐会,《喜庆》、《难忘》被辽宁电视台选送中央电视台在国庆节播放。1980年夏,他参加“沈阳音乐周”,演出了四代同台、十四台古筝的群筝联奏。

   1979年,他在山东菏泽地区《牡丹》杂志第三期上发表《筝学表演艺术概论》、在《乐府新声》上发表了《鲁筝流派老八板的学术研究》。1985年,他又在《人民音乐》第四期发表了《香港讲演会知音》、在《宋江河》期刊上发表了《王殿玉老师的艺术生涯》、在《中国音乐》第三期发表了《怀念恩师王殿玉》。

   1983年9月,他被邀请担任全国青年民族器乐比赛评委,之后,应邀赴广州讲学演出;1984年9月,他受香港远东艺术学院邀请,到香港进行艺术交流。中文大学教授陈蕾士称他是名符其实的“中国筝王”。各大报纸、电台称他为“中国筝王、擂琴宗师”。

   他创作了《公社好》、《工人赞》、《新春》、《和平舞》、《十年大庆》等数十首乐曲。在中央和省、市电台录制播放筝曲八十余首,为中国唱片社灌制《高山流水》、《四段锦》、《大八板》、《风翔歌》、《庆丰年 》、《公社好》等唱片。其中,《庆丰年》和《新春》两首乐曲分别获得了国家和省内音乐作品一等奖。在擂琴专业上,除了整理王殿玉老师口授的戏剧乐曲外,他还创作、改编了《忆昔》、《幸福歌》、《白毛女》、《洪湖水浪打浪》等乐曲,在创作上充分展示了他的艺术才华。编著有《古筝曲集》、《筝曲选集》等书。

   赵玉斋的艺术成就硕果累累,1987年,他晋升为古筝专业教授。他的名字被载入多部名人辞典,并被列入《美国世界音乐家名人辞海》。

 

上一页  [1] [2] 

  • 音乐名家
  • 本类人气排行:
    蒋英
    年轻时代的蒋英蒋英与钱学森夫妇蒋英近

    李彦歌
    箜篌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流传至今已

    王洁实、谢丽丝
       

    翟希贤
       

    刘淑芳
      会谈能唱的刘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