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子和
2013-1-23、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摘缨会》是余先生调嗓时经常唱的段子,但在录制唱片时由于时间限制不得不将唱词从二十二句压缩为十二句。老唱词有二十四句,余先生删去两句西皮三眼,因为感到三眼的腔有重复,字句多,显得冗长拖沓。这几句的原词是:“孤摘他司马印芳贾执掌,有谁知这老儿心怀不良;孤兴兵灭陆戎狼烟扫荡,中途路竟叛逆与孤争强”。唱词中提到芳贾这个人物实际上在剧中未出现,与剧情关系不大。所以删掉两句,把后两句唱词改成:“孤兴兵灭陆戎狼烟扫荡,又谁知这老儿与孤争强。”西皮三眼的第一句“劝梓童休得要把本奏上”中“上”字的腔在唱片中是这样唱的:但余先生在乎时调嗓时唱:第四句“他父子掌兵权搅乱家邦”的“家邦”在唱片中是:平时唱的是:上述两处唱腔的变动其原因主要是当时余先生大病初愈身体欠佳,因此临时改唱低腔。后来唱片流传广了,人们将唱片中的腔认为是标准的了。实际则不然。朱先生教朱云鹏时就改回了这个腔。
《捉放宿店》中二黄慢板的最后一句“自有那神灵儿天地鉴察”。佘和朱家夔研究,认为“神灵儿”的“儿”字不妥,对神灵怎能用“儿”字,有不敬神灵之嫌。于是把“儿”字去掉,改成虚字“呃”,但是腔不动。把“天地鉴察”改为“天理鉴察”,这样,词意也就合理了。
《乌龙院》中“莫不是妈儿娘打骂不仁,后来改唱为“打骂不成”,“莫不是思想宋公明”中“宋公明”三字的原唱是:后改唱为《打严嵩》的唱段,余先生唱来韵味醇厚,声情并茂,把邹应龙对门官严侠的奚落和鄙视表现得淋漓尽致,发挥到了极致,极能体现出余的演唱艺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1940年所录的两张唱片的唱段没有什么变动。
1953年,农历癸巳年:杨宝森剧团赴济南演出
杨宝森剧团赴山东济南演出一期,共12天。杭子和司鼓,琴师换黄金陆。前四天演出剧目为:首晚《失空斩》,第二天日场《问樵闹府·打棍出箱》、夜场《击鼓骂曹》、《洪羊洞》,第三晚《杨家将》,第四晚《伍子胥》。
1955年6月,农历乙未年:宝华京剧团四次赴沪
杨宝森领导的宝华京剧团第四次赴上海演出,演于人民大舞台。杨宝忠操琴,杭子和司鼓。其他主要演员有李少广、金少臣、哈宝山、傅德威、詹世辅、刘砚亭、谢虹雯等。期间7月4日、5日两天因杨宝森生病,推迟演出。
1955年6月24日,农历乙未年五月初五日:宝华京剧团四次赴沪演出第一天
杨宝森领导的宝华京剧团第四次赴上海演出第一天,演于人民大舞台。杨宝忠操琴,杭子和司鼓。
演出剧目
《失空斩》
1955年6月25日,农历乙未年五月初六日:宝华京剧团四次赴沪演出第二天
杨宝森领导的宝华京剧团第四次赴上海演出第二天,演于人民大舞台。杨宝忠操琴,杭子和司鼓。
演出剧目
《击鼓骂曹》
《洪羊洞》
1955年6月26日,农历乙未年五月初七日:宝华京剧团四次赴沪演出第三天
杨宝森领导的宝华京剧团第四次赴上海演出第三天,演于人民大舞台。杨宝忠操琴,杭子和司鼓。
演出剧目
《连营寨》
《搜孤救孤》
1955年6月27日,农历乙未年五月初八日:宝华京剧团四次赴沪演出第四天
杨宝森领导的宝华京剧团第四次赴上海演出第四天,演于人民大舞台。杨宝忠操琴,杭子和司鼓。
演出剧目
《杨家将》
1955年6月28日,农历乙未年五月初九日:宝华京剧团四次赴沪演出第五天
杨宝森领导的宝华京剧团第四次赴上海演出第五天,演于人民大舞台。杨宝忠操琴,杭子和司鼓。
演出剧目
《三娘教子》
《法门寺》
1955年6月29日,农历乙未年五月初十日:宝华京剧团四次赴沪演出第六天
杨宝森领导的宝华京剧团第四次赴上海演出第六天,演于人民大舞台。杨宝忠操琴,杭子和司鼓。
演出剧目
全部《伍子胥》
1955年6月30日,农历乙未年五月十一日:宝华京剧团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