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谱控

杭子和
2013-1-23、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人物概述

  京剧鼓师。诞辰:1887年,光绪十三年(丁亥);逝世:1967年,农历丁未年。

艺术经历

  早年曾拜以打昆曲戏著称的名鼓师沈宝钧为师。青年时期,一度在同仁堂药店的戏社中打鼓,后参加著名的戏曲票房“春阳友会”。杭子和会戏甚多,文武昆乱,均极擅长。早年为武生沈华轩和武旦阎岚秋打武戏;后又为老生王凤卿掌鼓板多年,也曾与梅兰芳合作。1918年前后,开始为老生余叔岩打鼓,直至余氏息影剧坛。在乐队伴奏上,余叔岩倚重杭子和及李佩卿(余叔岩前期琴师),视为两大得力助手。他崇敬和私淑谭鑫培的鼓师李五和刘顺,故在掌握谭派的戏路上,极为深湛广博。凡谭派、余派老生演员,如王又宸、谭富英、夏山楼主、孟小冬、王少楼、陈少霖、杨宝忠等人都曾邀他伴奏过。余叔岩病逝后,被老生杨宝森邀为专职鼓师。
  1956年随杨宝森参加天津市京剧团。1957年杨宝森病逝后,与琴师杨宝忠同时去天津市戏曲学校任教,直至逝世。

 艺术特色

  杭子和演奏鼓板,古朴典雅,简练大方;两手腕力匀称而浑厚圆足。他掌握鼓板,节奏鲜明、准确、紧凑,并饱含韵味,使唱腔和琴音浑然一体。

活动年表

  1925年,农历乙丑年:余叔岩在百代公司灌录唱片
  余叔岩在百代公司灌录唱片六张半,计有《战樊城》、《捉放曹》各一张,《探母·见娘·哭堂》一张,《一捧雪》、《上天台》共一张,《桑园寄子》、《打棍出箱》共一张,《卖马耍锏》、《法场换子》共一张,与罗福山合灌《八大锤·说书》念白一面。由李佩卿京胡,杭子和司鼓。
  据百代公司唱片编号判断,此批唱片灌于1925年。一说灌制时间为1923年。
  1925年3月,农历乙丑年:张作霖寿诞堂会
  张作霖寿诞堂会举行。
  其中言菊朋赴奉天参加,演出《辕门斩子》、《八义图》等剧,未带场面,临时由陈彦衡代邀余叔岩之场面李佩卿、杭子和伴奏。此行言菊朋得款一千园,除去场面等开销,所剩无几。返京后,与陈彦衡失和。
  1925年8月20日,农历乙丑年七月初二日:鸣盛社改为鸣和社
  在鸣盛社支持一年有余后,社长果湘林先生不胜劳烦,程艳秋亦不忍老岳受累,决定自行出面组班,特聘梁华亭先生任社长,经理内外社务,改组鸣盛社为鸣和社,班底成员有郝寿臣、侯喜瑞、曹二庚、慈瑞泉、郭仲衡、文亮臣、金仲仁、王又荃、周瑞安、李洪春、张春彦、董俊峰、李多奎等原和声社老伙伴。请高登甲先生抱本子任后台管事,文武场面则有琴师穆铁芬、鼓师杭子和、陈鸿寿及锡子刚等。由金仲荪任编剧,程艳秋挂头牌自兼编导和唱腔身段设计。
  1926年,农历丙寅年:余叔岩在高亭公司灌录唱片
  余叔岩在高亭公司灌录唱片六张,计有《空城计》、《搜孤救孤》各一张,《珠帘寨》、《洪羊洞》共一张,《战太平》、《状元谱》共一张,《李陵碑》、《鱼藏剑》共一张,《八大锤》、《乌盆计》共一张。由李佩卿京胡,杭子和司鼓。
  1930年3月,农历庚午年:程艳秋首次重组鸣和社
  程艳秋重组鸣和社,以郝寿臣易侯喜端,李洪春、李洪福易周瑞安,王少楼易郭仲衡,姜妙香、程继仙易王又荃,新聘傅小山、扎金奎、马连昆、刘春立、李多奎、金少山搭入,言菊朋被邀短期搭入,使“鸣和社”阵容愈加壮大。演于鲜鱼口内小桥路南华乐戏院。
  本次重组是因1929年程率班社赴沪演出后首次转赴汉口,时某坤伶出重金策动将程艳秋本戏戏本及“鸣和社”的一半班底拉了出来,加紧排练程派新剧上演,只有程艳秋的老伙伴们曹二庚、吴富琴、张春彦、文亮臣、李四广和琴师穆铁芬、鼓师杭子和仍坚守鸣和社阵地未曾离去。后经梁华亭筹措复于本年初在原班底基础上将班社重建。
  1932年,农历壬申年:余叔岩在长城公司灌录唱片
  余叔岩在大病初愈后,长城公司通过与余氏夙有交谊的知名人士,灌录四张唱片四张,计有《捉放曹》、《摘缨会》各一张,《乌龙院》、《失街亭》共一张,《打渔杀家》、《打严嵩》共一张。由朱家夔京胡,杭子和司鼓。最后一张余氏自认为不满意,嘱令毁版,后来片商再四恳谈,又补给余氏一笔版税,才允公开出售。
  《摘缨会》是余叔岩为了庆祝李征五五秩大庆所灌,片前并有祝寿词句,这张唱片很别致,也算是为这位上海滩上前辈大亨留下的唯一纪念,余氏不拿任何报酬。
  那时余先生大病初

[1] [2] [3] [4] [5]  ... 下一页  >> 

  • 音乐名家
  • 本类人气排行:
    蒋英
    年轻时代的蒋英蒋英与钱学森夫妇蒋英近

    李彦歌
    箜篌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流传至今已

    王洁实、谢丽丝
       

    翟希贤
       

    刘淑芳
      会谈能唱的刘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