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小云
2013-1-19、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尚小云(1900—1976),男,京剧旦角演员, 1927年与1931年两次当选四大名旦,创立尚派。名德泉,字绮霞;行二。祖籍河北南宫县,1900年1月7日,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十二月初七日生于北京市安定门内,法通寺草场大院。平南亲王尚可喜十二世孙,属汉军镶蓝旗。父尚元照生三子:长子尚德海,次子尚德泉(小云),三子尚德禄(即小小云)。1966年“文革”开始,受到迫害冲击。1976年4月19日,农历丙辰年三月二十日逝世于西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享年76岁。
生平传略
幼年曾随李春福学老生,是为“把手徒弟”。1907年进入“三乐社”科班(后改名“正乐社”),艺名“三锡”,先习武生,又学花脸。其后因师辈们见其扮相秀丽、英俊,逐让他改学旦行,师从青衣名家孙怡云,便改艺名为“小云”。1912年在广和楼公演,尚小云的戏很受欢迎。1913年李际良掌三乐社,更名正乐社,演于民乐舞台。1914年冬,与孙菊仙配《三娘教子》、《战蒲关》,被评为“第一童伶”。世人称尚小云、白牡丹(荀慧生)、芙蓉草(赵桐珊)为“正乐三杰”。16岁出科后,与孙菊仙合演《三娘教子》、《战蒲关》,与王瑶卿合演《乾坤福寿镜》,与杨小楼合演《湘江会》、《楚汉争》等戏,与余叔岩、谭小培、王又宸、马连良等多人合作演出。
尚小云先生的尚派风格是以阳刚见长,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他的做功表演上,强调一种力度,大开大阖,大起大落,强调一种顿挫,棱角分明的一种表演。
他的唱腔高亢刚健,气力充沛,一气呵成,在演唱上他善于运用立音、颤音、顿字和一种“节节高”的唱法,形成了尚派的独特风格。他的表演充满激情,强调气势,这方面也是尚派的一个很大的特色。

1937年创办“荣春社”。不惜家产办学,培养了“荣”、“春”、“长”、“喜”两科学生,以及三个儿子,他培育后辈时力求既专又博。尚小云治艺严谨,无论对己对人要求十分严格,但在生活中对人十分热情,慷慨仗义,倾囊相赠。“荣春社”共培养学生200余名,遍布全国,在京剧演出和京剧教育岗位上发挥重大作用。
1962年,拍摄艺术片《尚小云舞台艺术》,录制《失子惊疯》和《昭君出塞》两部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