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谱控

赵季平
2012-12-21、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赵季平

  

  《红高粱》中,“我爷爷”和九儿“野合”场景,用音块来模拟人生的呐喊,很有冲击力,当时没有人这么用过。“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哇——”30支唢呐、4支笙和一座中国大箭鼓一起,痛快淋漓奏出生命的呐喊;

  《霸王别姬》用悲凉的京胡和箫,《梅兰芳》的音乐强调梅兰芳作为一个凡人他内心的孤独……

  这些大名鼎鼎的电影,配乐作者都是赵季平。在张艺谋等导演眼中,赵季平代表了上世纪80至90年代的中国电影音乐,被业内人士封为“乐坛神笔”。不过在赵季平看来,电影配乐是一部电影的灵魂,有着音乐自己的规则,而不是简单地“将就画面”。

  《红高粱》

  30支唢呐、4支笙、一座大箭鼓齐奏“高粱地”

  1983年,陈凯歌、张艺谋等人组织了青年摄制组,拍摄了第一部电影《黄土地》,找到了他们认为最合适的作曲家赵季平为影片作曲,自此,从《红高粱》再到《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赵季平的配乐给第5代导演的代表作带来了非常多的地气。如《黄土地》就选用了陕北腰鼓和京剧、秦腔的打击乐,还找到了安塞农民歌手贺玉堂演唱《黄土地》里的酒歌一举闻名。但是,赵季平对记者说,这些带着土味儿的作品在当时业界眼里“非常离经叛道”,属于先锋派和民族乐结合的范畴。

  广州日报:我们挑最有代表性的《红高粱》来说。您是怎么定下《红高粱》的音乐风格的?

  赵季平:《红高粱》在1987年创作,1988年上映,在当时来说是一部离经叛道的作品,具有开创性,在视觉和听觉上都很有冲击力,在风格上既是先锋派的又是非常民族的。比如“我爷爷”和九儿“野合”那一个场景,在配乐上使用的是音块来模拟人生的呐喊,很有冲击力,当时没有人这么用过。“唉——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哇——”则是用了30支唢呐、4支笙和一座中国大箭鼓一起奏鸣,就是要那种生命的呐喊得痛快淋漓。这中间,我在行腔中采用了山东地方戏曲的柳腔和茂腔,还加上了秦腔花腔的唱法,曲调也运用了打夯歌的素材。《酒神曲》则吸收了河南豫剧和民歌《抬花轿》的元素,加上唢呐等配乐,表现男性的阳刚之气和不倒的精神。

  广州日报:要达到音乐跟电影的贴合,作曲家是否需要一种跟导演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

  赵季平:对。《红高粱》这部作品从筹备剧本开始我就加入,一起讨论的还有摄影师顾长卫。包括跟陈凯歌的合作也是,从《黄土地》到《霸王别姬》都是一开始筹备的时候就在一起谈论,屡次合作之后建立起了长期合作的关系。我和凯歌之间已经很默契了,有时一些音乐段落凯歌会有他的想法,但我说出我的想法后,他也很尊重我的意见。

  《梅兰芳》

  从京剧中抽取元素,回归到人物内心

  第5代成名了,赵季平跟电影界的合作关系更加密切,给不同风格的电影如给刘镇伟、周星驰的《大话西游》配乐、给冯小刚的《一声叹息》配乐,用的形式和风格也不断突破和变革,譬如《霸王别姬》和《梅兰芳》都是描写京剧艺术家,配乐风格却截然不同,却都令导演们很放心。赵季平对此表示,音乐不能将就于画面,而是要赋予电影“一个灵魂”。

  广州日报:当张艺谋、陈凯歌他们被定义为第5代电影导演之后,再跟他们合作时,你有没有受到影响走入一种第5代作品的固定模式?

  赵季平:我就没受什么影响,而是看每部作品的具体需要来创作。

  广州日报:张艺谋后来有很多变化,比如《秋菊打官司》,你是怎么考虑为这部电影的配乐的?

  赵季平:这个片子是仿纪录片式的拍法,用了很多偷拍的形式,画面风格非常强烈。所以,作曲家的主观意图不能破坏片子的纪实性,不能乱用。所以我主张把配乐上升到主观音乐的层次,让几个陇县的老艺人弹月琴,然后配上碗碗腔领唱,秋菊每次走上告状的路,在月琴伴奏下艺人唱一声陇县地方戏的“走哇——”,观众在下面叫好。就要这种原汁原味的东西,跟电影画面里呈现的陇县山区的玉米、辣椒一样,非常直观。

  广州日报:你如何平衡电影画面和音乐的关系?

  赵季平:音乐能赋予一部电影一个内核,就像我常说的那样,电影音乐是一部电影的灵魂,音乐不能将就于画面。如何平衡主要是靠个人的感悟,比较难用语言来描述。

  广州

[1] [2] [3] 下一页

  • 音乐名家
  • 本类人气排行:
    蒋英
    年轻时代的蒋英蒋英与钱学森夫妇蒋英近

    李彦歌
    箜篌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流传至今已

    王洁实、谢丽丝
       

    翟希贤
       

    刘淑芳
      会谈能唱的刘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