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谱控

沈心工
2012-11-11、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沈心工肖像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是“乐歌运动”,也就是由中国音乐家选择一些国外乐风改填歌词,进而自己作词作曲,在新式学堂的乐歌课上教唱。沈心工就是点燃“乐歌运动”的火炬,开创我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先河的启蒙音乐家,被李叔同称为“吾国乐界开幕第一人”。
? http://www.artx.cn/
  沈心工原名沈庆鸿,字叔逵,1870年2月14日生于上海,1947年9月5日病故于上海,享年77岁。


沈心工在泰山留影


文章来自艺术中国 http://www.artx.cn/
  求学道路艰辛曲折
4 http://www.artx.cn/
  沈心工的祖辈原是名门望族,靠帆船航运发迹。1840年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殖民势力入侵,帆船航运无法与洋人的轮船竞争,沈家家道日趋衰落。沈心工出生时,沈氏家业已处于濒临崩溃之际。沈心工的父亲沈悦杠奉祖父之命主持家政,不仅承受着家业破产的压力,还要靠典当和找些杂差来维持生计,这给幼小的沈心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痛楚的记忆。沈心工幼时从母亲那里接受启蒙教育,后随中了秀才的大哥读书。8岁时全家客居长沙,12岁时移居青浦外婆家。1890年,沈心工考中了秀才,且成绩优异,名列第二,但由于这年大哥不幸病故,于是他接替大哥当了上海一个官宦人家办的私塾的教书先生,从此走上社会,自食其力。1891年,沈心工到江宁参加乡试落第,这使他对通过科举走向仕途的幻想彻底破灭,但是,准备参加乡试为他打下了良好的国学基础。接着发生的家事、国事,又使他的思想受到了强烈的震动。
U http://www.artx.cn/
  1890年,沈心工从乡下来到维新思想的重要策源地———上海,感到一切都很新鲜。例如,“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废除八股,举办新式学校,设厂制造新式武器等,都是当时进步知识分子经常议论的话题。父亲为了全家生计,到远离家乡的湖南谋生,1892年因贫病交加,在长沙一个小客栈中孤寂地去世。1894年甲午战争的惨败,使沈心工对腐朽的清王朝彻底绝望。这时,由于聘用沈心工教授私塾的主人去世,他也结束了旧式教书先生的生涯。在任家庭教师的时候,沈心工还到英国人创办的格致书院,听院长讲授数学。受此影响,他开始萌发研究西学的思想。

  1895年,沈心工经人推荐到上海约翰书院教授国文。教书之余,他还向外国牧师学英语,并师从昆曲名家学习昆曲。

  在“科学救国”、“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等维新思潮的推动下,上海南洋公学(即今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于1897年创办。该校首先设立的是师范学堂,培养新式的教师。虽然在腐朽的清王朝统治下,想单纯通过兴办教育实现国家和民族自强是不可能的,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在这种思想指引下创办这样一所大学,毕竟是一种进步。沈心工知道此事时,非常兴奋,他毅然放弃约翰书院教席的优厚待遇,考入南洋公学师范学堂,主修数学,兼修英语、物理、中文等课程。不久,他又获得兼课教师的职位。1900年,沈心工与师范班的同学筹办了南洋公学附属小学。1901年他毕业后即应聘任该附小教师。
) http://www.artx.cn/
  1902年4月,沈心工东渡日本,自费进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后因发生日本政府伙同清朝钦差迫害中国留学生的事件,他与部分同学退学抗议,转入中国人自办的清华学校学习。

  发起音乐启蒙运动

  留日期间,沈心工从日本学校的音乐教育得到启发,在留学生中发起成立“音乐讲习会”,研究乐歌创作,参加者还有曾志等人。“音乐讲习会”还曾请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铃木米次郎讲授音乐。继“音乐讲习会”之后,“乐歌运动”开始沿着... ...

  • 音乐名家
  • 本类人气排行:
    蒋英
    年轻时代的蒋英蒋英与钱学森夫妇蒋英近

    李彦歌
    箜篌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流传至今已

    王洁实、谢丽丝
       

    翟希贤
       

    刘淑芳
      会谈能唱的刘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