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谱控

中国早期音乐家掠影
2012-10-26、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音乐的开拓者。


    
壹  沈心工
    
    1897年,沈心工考入南洋公学(交大前身)师范班,1902年东渡日本,师从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米之郎,并在江户的中国留学生会馆开办音乐讲习所,传授音乐。他在日创作了日后在中国学堂久唱不衰的《男儿第一志气高》(又名《兵操》)。沈心工回国后,在南洋公学附小任教。从那时起,他自制乐歌,以授学生。我国学校有唱歌一课,就从此开始。沈心工所作乐歌题材广泛,积极向上。有反封建、鼓吹民主革命的,有宣传强身益智、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有反迷信、爱科学、敬业乐群、尊老爱幼的……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使爱国民主的思想深入人心,无疑起着强有力的宣传、教育、推动作用。
    
    在沈心工先生所作的82首学堂乐歌中,有自己创作旋律,也有民歌改编和西洋歌曲填词。沈心工的乐歌,通俗易解,明白如话,又朗朗上口,这在“五四”之前的晚清时期,实属难能可贵。
    
    沈心工的乐歌在当时的社会上广泛传唱,几乎家喻户晓。如革命歌曲《工农兵联合歌》《劳动童子团歌》和东北抗联的《冲锋歌》等,都是用了沈心工乐歌的曲调填词的。我国老一辈女教育家吴贻芳常称沈心工先生作词的《燕燕》为“心中的歌”。她把这首儿时的歌作为座右铭,像燕子一样,永远为祖国、人民辛勤劳作。


    
贰  李叔同
    
    与沈心工同时期的另一位学堂乐歌的集大成者,是李叔同。小沈心工10岁的李叔同,也出自南洋公学,与邵力子、谢无量同窗。1904年,参加马相伯等发起组织的沪学会,并创作生平第一首歌曲《祖国歌》。1905年,编印了《国乐唱歌集》,歌词都取材于《诗经》《离骚》唐宋诗词及昆曲。同年东渡日本,攻读音乐、西画,翌年在日本编辑出版了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
    
    李叔同对西洋音乐,尤其是西洋歌曲颇有心得。他的乐歌大都用西洋歌曲的曲调填词,且给人以天衣无缝之感。如他最有名的一首乐歌《送别》,就是用了美国作曲家奥德威的一首抒情歌曲的旋律,而《忆儿时》则用了福斯特的作品。李叔同那些脍炙人口的乐歌,无形中把外国音乐介绍到中国来,在普及西洋音乐的同时,促进了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
    
    李叔同也是用西洋作曲法创作中国歌曲的第一人。在他的《早秋》《春游》(三部合唱)、《留别》等歌中,可见一斑。曲式工整,曲调流畅,旋律优美隽永。


    
叁  萧友梅
    
    与沈心工、李叔同等同时期在日本学习音乐的萧友梅,是一位重要的音乐教育家。
    
    萧友梅1884年出生在广东香山县的一个书香门第,后全家移居澳门,与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家为邻。受其影响,萧友梅青少年时代就向往革命。在洋溢着西洋文化气息的澳门,萧友梅第一次聆听到邻家传来的管风琴声。当他有一日触摸着风琴并和着歌唱时,他的内心充满着对音乐的渴望和憧憬。
    
    在日本,萧友梅因与孙中山的关系,成为同盟会成员。因对辛亥革命有功,萧友梅被任命为总统府秘书,参加新国家的建设,但临时政府仅一个月就夭折了。萧友梅想创办音乐院校、普及国民音乐知识的梦想也随之破灭。不久,失落的萧友梅怀着对音乐更大的热望,赴德国莱比锡音乐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音乐名家
  • 本类人气排行:
    蒋英
    年轻时代的蒋英蒋英与钱学森夫妇蒋英近

    李彦歌
    箜篌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流传至今已

    王洁实、谢丽丝
       

    翟希贤
       

    刘淑芳
      会谈能唱的刘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