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泉谈“颤音”_慎待“Vibrato”
2012-4-18、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上海音乐出版社1988年8月出版的《外国音乐词典》上,关于Vibrato有这样的记载:
“vibrato[意] 揉弦,颤吟 字面意义为“颤动”,但音乐中指的是一种手法,通过快速而细微的音高波动赋予乐音以表情色彩。具体做法如下:
(1)弦乐器上摇摆按弦的左手。莱奥波德·莫扎特在《论小提琴演奏的基本原理》一书(1756)中说,这是“在小提琴上的自然震颤”。他称之为震音(tremolo),并且说:“震音不完全发生在一个音上,听上去是起伏连绵的,所以每个音都这样拉便错了。有些演奏家就是在每个音上都颤不停,好象在抽搐。”可以设想,他一定看不惯现代的小提琴演奏,因为现在的人从头到底揉个不停,一个音有多长,揉弦的时间就有多久。
(2)在楔槌键琴上,键按下后,手指不松开而重复压键,从而略微变化琴弦的紧张度,即琴弦的音高。这种做法,德语称之为Bebung(抖音)。
(3)在管乐器上,用置唇法 (embouchure)适当控制空气的供给;另一种方法,特别用于阀键铜管乐器,是略微摇动乐器,但效果不太理想;长号则可用滑管发出控制良好的颤吟。
(4)歌唱时发颤吟的方法与管乐器相仿。常称震音(tremolo),其实震音一称用于同一音的快速重复最为恰当。这种唱法现已不用,但在17世纪大为流行,当时称颤音(trill)。声乐家比弦乐家更容易滥用颤吟,尤其是因控制不善而产生的颤吟。因此,颤吟可以
是慎重采用的表情手法,也可以是技巧欠缺的标志。”正如词条解释中的第四部分所述,Vibrato被我们相当一部分声乐学生、声乐教师、职业歌手乃至名歌唱家曲解了、“滥用”了。不少歌者认为美声歌唱就是要强调Vibrato,故将流畅的气息呼出的歌声中产生的Vibrato变为“人工颤”;也有一些民歌歌者认为没有Vibrato便会被旁人耻笑为“太土”、“没有结合洋唱法”,因而将本来很平稳的声音“波浪”化;更有甚者将“控制不善而产生的颤吟”视为自己的“演唱风格”而“大颤不惭”!
近年来,很多民歌风歌手、特别是男性民歌手歌唱中的“夸张型、随意型Vibrato”很是盛行,他们动辄便在四分音符以上的长音上,神气活现地进行“大颤”。 我以为,这已经超出了正常的歌唱范畴,并误导着中国普通民众的歌唱欣赏习惯,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普通民众的音乐欣赏水平的提高。也许那些歌者本身没有这样的意识;也许那些歌者本心也没有去想自己的所为会直接影响着国民的音乐素质,但我总是觉得我们的使命远远不是过去的为工农兵送去几支让他们高兴的歌——“为工农兵服务”了!
纵观中国当代声乐发展的历史,不少知名歌唱家在演唱风格的形成中,让Vibrato的形态发生了令人担忧的变化。一位故去的歌唱家的Vibrato可以说是极具代表性的,他的Vibrato是以先“直”后“抖”为特点:在一拍以上的拖腔中,他先以“直音”领先,而后便是大二度
实际上好的演唱方法,无论是美声歌手还是民歌歌手它的Vibrato都应该是非常平稳的,凡声音中出现过快、过慢的Vibrato都是不正常的、是属于“抖”的范畴,也就是词条解释中所谓的“德语称之为Bebung(抖音)”。歌唱声音中的抖音分为“大抖”和“小抖(亦称‘碎抖’)”,这两种“抖音”都影响或制约着歌者的声音表现力并常常使听者心烦意乱。对于这种问题,我们大多数声乐教师会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