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筝名家周望老师谈古筝教学
2012-4-16、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论文内容:
周望老师是我国当今著名的古筝演奏家。现为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副教授,中国音协会员、中国音协古筝学会副秘书长、陕西秦筝学会特邀会员。她自幼随父周延甲学习古筝,得陕西派真传。1985年以优异成绩破格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本科,1991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先后师从高自成、项斯华、杨秀明、范上娥、曹正等名家,融会南北各派风格于一身,不仅在国内有重要影响,而且在海外华人中也享有极高的声誉。曾与“天天艺术”合作出版过《古筝名家名曲》(4碟VCD 配书)等几十种音像制品。几星期前,我有幸与周老师在一起探讨关于当今音乐教学方面的一些问题。在与周老师谈论整个过程中,透过她平和亲近的性格,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周老师对于古筝艺术的满腔热忱。在古筝教学方面,她的很多看法是非常有教育意义,非常有远见的。下面,我将周老师对于古筝考级方面的几点建议提供给大家,望大家借鉴和探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今的父母们越来越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艺术方面的一技之长,获得良好的艺术修养。而“考级”活动的出现,为鼓励和改进孩子的学习, 获得专家的建议和评定,从而使他们在正规的道路上向更高一层的迈进, 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学生们通过考级可以知道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还存在什么问题, 如何改进等等。虽然现在的考级活动出现的时间还较短,在各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还不够完善。但是就考级活动对整个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而言,还是具有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一、坚固的基础是学习的关键
当学生们参加较低级别的考级活动时,一定要清楚只有具有了坚固的基本功,才能在更有深度进行学习与演奏,从而达到更高的演奏水平。对于基本功的训练,周老师提出了进行基础训练的三个方面。
(一)音准问题
古筝是一件多弦乐器,定弦准确是一个古筝演奏者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在这里周老师提到,很多学生在参加考级的时候1 2 3 4 5 6 下一页,可能由于各种原因,琴弦都没有调好就开始演奏。这种情况的出现会非常影响考官的印象和整个考试的成绩。音准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定弦只是音准的一种表现方式。其次音准还表现在演奏者对于音程关系的把握、调式调性的把握等很多方面。我们都知道,学习好音乐与拥有敏锐的听觉是分不开的。对于听觉的训练时间越早越好,要求越严格越好,起点越高越好。敏锐的听觉来自于平时对于音高的严格要求和刻苦训练。年龄越小,对于音高概念的建立越容易。很多学生在考三级时,才进行乐理和视唱练耳方面的训练。这种做法是不好的,会极大影响学生们对于乐器的学习。而具有一定的乐理知识和音高概念,对于最初乐器的学习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节奏问题
“乐感来源于节奏”。音乐本身是动态的艺术。掌握好节奏的律动方式,有助于学生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乐感,使其协调性、创造性得到更好的发展。考级的初期阶段,学生们必须严格的遵循乐谱上节奏律动方式。无论是音符的时值,还是乐曲整体的演奏速度。对于培养学生们对于音乐最初的感悟力,都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的。特别是音符的时值,不能单纯的模仿老师的演奏。必须要求学生先理解音符时值的含义,再将其弹出。单纯的模仿,只是依赖于一时的听觉惯性,不能获得对于节奏律动的理性认识。更使得学生们对于节奏的律动方式产生茫然无措的认识。
(三)音乐的歌唱性问题
从古至今,歌唱一直是最具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如果学生们在演奏上希望使自己所演奏的乐曲达到更高的艺术层次,展现出乐曲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就必须学会如何用我们的手指去“歌唱”。那么如何培养演奏中的歌唱性呢?周老师认为首先应当培养学生们去聆听音乐中的旋律线条,感受到乐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和音乐的“美感”,增强学生们对旋律的感性认识。之后,教师才应当提示学生随着旋律的流动进行内心的歌唱。在整个的弹奏过程中,应当使学生们内心具有一种强烈地歌唱愿望,仿佛一个音符都是由一个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