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音乐文化6:北非与西亚地区
2012-4-12、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由北非(Maghreb)到中东,西亚这一大片地区,在文化,宗教,语言上,大致属于信仰伊斯兰(回教)的阿拉伯世界,阿拉伯文是其共通的语言,音乐上,无论是古典艺术音乐,民俗音乐或宗教音乐,有其共通性, (Egypt Diva Oum Kalsoum, 3'30)乃至于其周边的阿富汗,高加索山区,中亚等地区, (甚至南亚,东南亚的伊斯兰教徒)也有不少相似之处.伊斯兰教,是形成此文化区最强势的力量,明显影响整个音乐文化,因此,我们要先对伊斯兰教及其教仪型式做一介绍,再研究其音乐.
伊斯兰教简介
伊斯兰、回教、穆斯林/回族的形成
伊斯兰教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之一。据统计,现在全世界信仰伊斯兰教的人约有十亿左右,他们主要分布在北非、西亚等地区。从世界范围来看,除个别国家外,几乎都有数量不等的伊斯兰教徒。目前,约有二十八个国家的人民基本上都信仰伊斯兰教,有三十五个国家的伊斯兰教徒占百分之五十以上。这六十三个国家中有二十多个属于阿拉伯国家。我国有维吾尔、回等十个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有一千八百多万人。
“伊斯兰”一词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原词来自“赛拉目”,是和平和顺从的意思。顾名思义,伊斯兰教的宗旨,是主张人类和平相处,归顺并服从安拉﹝真主﹞的意志,各自和平建设自己幸福的家园,不抢掠不称霸,携手并进,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伊斯兰教”这个名称出自《古兰经》。如第五章第三节:“我喜欢伊斯兰作为你们的宗教。”又如第三章第十九节:“的确安拉的宗教就是伊斯兰”。 “伊斯兰”一词在《古兰经》中共出现过八次。伊斯兰也是世界对这个宗教的统称。伊斯兰在我国也称清真教和天方教。
在我国历史上,原来各教曾通用“清真”二字,到明末清初逐渐为伊斯兰教所专用。如有的史书描述伊斯兰教为:“清净无染真乃独一”、“真主至清至真,原有独尊,谓之清真”、“清净哉,真主”等。遂取“清真”为伊斯兰教之尊称。我国明代称阿拉伯为天方,而伊斯兰教产生于沙特阿拉伯,故有天方教之称。
回教,是因为回族人全都信仰伊斯兰教,而且回族的形成也与伊斯兰教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也称回教。
1956年6月2日,“国务院关于伊斯兰教名称问题的通知”中说:“伊斯兰教是一种国际性的宗教,伊斯兰教也是国际通用名称。”并规定:“今后对伊斯兰教一律不用'回教'这个名称,应该称伊斯兰教。”这项规定是很恰当的,也是符合实际的。
“穆斯林”一词是和平者,归顺者和服从者的意思。总之“伊斯兰”是该教之名称,而“穆斯林”则是指信仰伊斯兰教的人。另外也有称穆斯林为穆民﹝笃信者﹞的。
伊斯兰音乐一般特征
就节奏形式而言,伊斯兰音乐可分为
1.无特定节奏的自由即兴作品;
2.有循环反覆节奏型的乐曲
前者源于典仪中的吟唱,极为自由且多即兴,后者乃是依已有的乐曲模式,反覆变奏而成.
分段
伊斯兰音乐倾向将音乐分成小的片段,尤其在吟诵可兰经时,明显的有间断,而在其他的型式也有相识的情形.
复杂的旋律模式(maqam)
如前述,经过长期的演变,伊斯兰音乐的音阶系统,使用小于半音的微分音,而不同的音阶组合形成了不同的旋律模式(maqam,波斯文为dastgah),所有的音乐皆是基于不同的maqam而来,节奏方面,有循环反覆节奏型的乐曲根据不同的节奏型(iqa,可多达24拍),循环反覆,装饰音非常普遍,几乎没有任何长音不被装饰。
抽象性
伊斯兰音乐如其艺术是抽象的型式,音乐的形成很少有非音乐的关联.没有西方的和声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