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东方红》往事
2012-4-12、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李锦旗创作《东方红》的想法始于1943年三四月间。他说,当时就想写一首歌颂党和领袖的歌曲,构想中,想起了毛泽东在延安时讲过的一句话,“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大意是指革命的火种已经在各地点燃,那时的世界东方,延安的革命闹得红火,许多国家的共产党领袖像艾地(印尼)、胡志明(越南),金日成(朝鲜);罔野进(日本),陈平(马来西亚)等等,都到延安来学习革命经验,真是象征着东方红。李老说,“这就是《东方红》的种子,从这个角度开掘《东方红》的题目就有了,也就是根据东方的大好革命形势取的名,这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歌名定下来了,就考虑下面的词、从领袖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革命,联想到伟大的共产党、马列主义到人民军队、人民得解放……最终写了四段词:
东方虹大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生存,他是人民大救星。
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哪皇有了共产党,哪里人民得解放。
八路军在前方,辛辛苦苦打东洋,和那友军比较来,还是咱们辛苦的“太”。
毛主席像大阳,马列主义放光明,她的思想照四方,照得人民亮堂堂。
词写完后,经过校领导和县委宣传部同志看过,都认为很好,希望能配个曲子给学生们教唱。但是选了好多陕北民歌小调,唱了后总觉得不相配,不好听。直到后来选定了《骑白马》调,把词往曲调里一套,唱起刚合适、情绪也吻合。李锦旗回忆说,300多完小学生很快学会了这首新歌,并在佳县城内传唱开来。当时也在完小读书的李增正(李有源的侄子)他也喜欢唱这首《东方红》,他和李有源都是后来移民队里能编能唱的骨干。
阴差阳错,传唱者成了《东方红》词作者。
有刘炽参与的那次距今已过去8年的采访中,掀开了李有源、李增正叔侄两人阴差阳错被媒体认为是《东方红》源作者的内情。1944年,边区政府号召佳县、吴堡、绥德、米脂等地贫困农民向南移民,开发荒山,李有源叔侄在移民队里,在南下的路上为了给大家解心焦、不要想家,就编写了有九段歌词的《移民歌》,其中首段就是李锦旗的《东方红》第一段歌词,曲调也是李锦旗选的《骑白马》。
同年3月11日,延安《解放日报》在题为《移民歌手》的报道中,着重描述了孪有源叔侄的事迹,同时附上了其编写的《移民歌》9段歌词。客观地说,此篇报道为口后李氏叔侄成为《东方红》源词作者埋下了伏笔。
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一支由延安鲁艺六十多名师生组成的东北文艺工作团开赴东北,10月底到达沈阳后准备演出。当时由诗人公木、作曲家刘炽、演员王大化等在一起把《东方红》重新编定了四段歌词,第一、二段仍采用了李锦旗的原作。这次在沈阳的演出,是首次将《东方红》正式推上舞台和群众见面,指挥就是刘炽。这首歌随着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节节胜利,迅速传向祖国各地,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1964年,在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下,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引发了万人空巷的轰动效果。位列首位的《东方红》更成了脍炙人口的曲目,从20世纪60年代传唱至今,久唱不衰,成为经典之作。熟知《东方红》创作过程的刘炽曾分析说,《东方红》的成功,从当初编选上就已成功了大半。当初延安鲁艺大秧歌队选中这首歌后,觉得第一段词上口,内容又是歌颂领袖,但就是太短了。于是,请公木再续上“毛主席爱人民,共产党像太阳……”等词,到最终在沈阳首演,其实是在李锦旗创作的基础上,由公木改写添加后逐渐定型。
解放后,为适应专业合唱队表演,先后有作曲家贺绿汀将其改编成合唱曲,目前流行的合唱曲《东方红》,是由著名作曲家李焕之编写而成。在佳县通镇有这样一种说法,1972年1月,李增正见到了李锦旗的堂兄李勤祺后,表示慰问之意,并说他在通镇完小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