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谱控

中国舞剧,繁荣初呈(1)
2012-4-12、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莲灯》结构严谨,情节扣人,更符合舞剧艺术自身的表现规律。在思想性方面也与传统剧目有了质的区别。舞剧较好地刻画了向往光明和敢于追求自由与美好生活的人物形象,提升和强化了反封建的主题思想,从而使传统题材在表现新的社会理想和精神风貌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舞剧《宝莲灯》(1957年)

  《宝莲灯》的舞蹈语汇主要根据传统戏曲和汉族民间舞蹈发展而来。其中,三圣母的长绸、沉香的剑、霹雳大仙的佛尘等,都是戏曲里运用很广的舞具及表演形式。编导们较好地化用了这些戏曲形式,塑造出美好多情的三圣母、英武豪迈的沉香和慈爱侠义的霹雳大仙等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而在交待背景、烘托气氛方面,编导则采用了汉族民间广泛流传的“扇子舞”、“手绢舞”、“莲湘”、“大头舞”等素材。尤其第二场“沉香百日”庆典上,各种民俗气息浓厚的汉族民间舞展演,对强化舞剧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场的民间舞舞台化处理也是人们常常谈及的地方。在沉香往华山救母的路途上,霹雳大仙为考验其救母的决心和意志,将手中的龙头仗化作巨龙横挡住了通往华山的去路,沉香手持宝剑与巨龙殊死搏杀,终于剑斩龙身得到劈山之斧。这段舞的原型来自民间的“龙灯舞”,但编导调动灯光、音响、纱幕等艺术手段,营造出神奇而变幻莫测的舞台空间效果,使沉香与巨龙的搏杀更加惊心动魄和更具观赏性,而沉香气冲牛斗、雄姿英发的少年形象,通过降龙之舞也得到了较充分的展现。

  《宝莲灯》的首演成功,对五、六十年代的舞剧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尤其它以戏曲舞蹈为基础塑造舞剧人物形象的基本创作方法,为我国古典舞剧的发展摸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但同时也应看到该作在艺术上的一些不足。六个主要人物形象中,刘彦昌和二郎神的性格还不够鲜明,尤其在用舞蹈手段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改进余地。另外,舞剧受戏曲影响的痕迹也比较明显,在如何用舞蹈来贯穿和推动剧情发展方面,值得探索的课题还很多。当然,民族舞剧“舞蹈化”不只是《宝莲灯》的问题,它同时也是中国舞剧长期存在的一个难题,我们不应该期望有一蹴而就的解决。《宝莲灯》在它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这个问题做了自己的探索,也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宝莲灯》的问世,标志着中国舞剧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正像舞剧史研究者们指出的那样,它“树立了我国古典民族舞剧一种比较完整的样式”。在《宝莲灯》之后,全国相继涌现出一批古典风格的舞剧作品、如《并蒂莲》、《石义砍柴》、《牛郎织女》、《刘海砍蕉》、《后翌与嫦娥》、《张羽与琼莲》、《愧荫记》、《小刀会》、《雷峰塔》、《梁山泊与祝英台》等,而上海的《小刀会》是这些作品中影响最大的。 

未完待续

上一页  [1] [2] 

  • 音乐常识
  • 本类人气排行:
    简谱乐理入门
    音名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便于称呼。

    简谱基础知识
    简谱基础知识  一般来说,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
       

    希特勒独爱瓦格纳的音乐
       

    新民族主义音乐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