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谱控

和刘三姐对歌_壮族民歌
2012-4-11、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壮族是一个歌的民族,它有着深厚的民歌传统。“只要留得嘴巴在,不死还要唱山歇。”可见山歌已成为壮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是壮族人民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根据壮族民间传说改编的歌舞剧《刘三姐》中的主人公——聪明、美丽的农村姑娘刘三姐,是壮族民间传说中的歌仙。她善唱山歌,用甜美的歌声来表达劳动人民的理想和愿望。民间传说刘三姐为人们留下了许多优美感人的山歌,这些歌多少年来一直流行在壮族地区,被壮族人民长唱至今。同时,这此歌的流传也和壮族的“三月三”与“歌圩”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对歌”又是三月三的一项主要活动,因此又称为“歌圩”或“歌节”。歌圩,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形式,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在野外玩耍,互相对歌。壮族歌圩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比较流行的是“赛歌择婿”的故事。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位壮族老歌手的女儿,长得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歌,老人希望选一位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形成定期的赛歌集会。

  歌圩的来历,据传说古时候有一年大旱,田中的禾苗都快枯死了,人们万分焦急,便聚集在一起敲锣打岐,唱歌求神,求天下雨。不几天,天果然下起雨来,这一年,人们获得了大丰收,于是便认为唱歌可以乐神,可以免除天灾人祸,所以遇到灾难时,便聚集在一起唱歌,这种仪式慢慢地就发展成歌圩。每当歌圩之期,善于唱歌的青年男女,除唱歌乐神之外,自然地唱及相互之间的爱慕之情。就像一首山歌中唱的,“天旱庙中去求神,你盼雨来我盼晴(情)”,这样一来,歌圩又渐渐变作以歌唱爱情为主了。

  壮族的民歌不仅形式多样,体裁多种,而且韵律结构也非常独特,主要有欢、加、西、比、沦五种形式,还有勒脚歌和排歌等。“欢”是壮族民歌中最常见的一种歌体,主要流行于广西中西部壮族地区。主要特点是在韵律上腰脚韵或头脚韵互押。如一首五言凹句欢,是头脚韵体。

  • 音乐常识
  • 本类人气排行:
    简谱乐理入门
    音名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便于称呼。

    简谱基础知识
    简谱基础知识  一般来说,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
       

    希特勒独爱瓦格纳的音乐
       

    新民族主义音乐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