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谱控

曲风专题_城市民谣的纯真情怀
2012-4-11、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混浊的空气,林立的高楼,稀疏的绿地,紧张的节奏,怎么看都无法将当今的中国都市同清新纯美的民谣相联系。城市民谣这个称谓,或许更多的是承载了一种理想与情愫,那种回归简单、纯朴、忧伤的浪漫情怀。

    说起民谣,我们首先会想起那些黄土高原上的信天游,便会想起青海的花儿,甚至会想起蒙古草原上千年相传的长调和回绕在青藏高原上的久久不散的嘹亮悠远的藏歌……其实,这些在音乐学里都是“民歌”的概念。

    在现代音乐中,民谣(Folk/Ballad)是缘自美国,现代民谣音乐的鼻祖Bob Dylan使其发扬光大。平民化的语言、朴实的叙事口吻和简洁有效的配器手法是它的特点,针砭时事、对底层人民充满人文关怀是民谣的文化特征。

    同早些年单纯描述青葱校园里朦胧的爱情,纯朴的友情的校园民谣相比,城市民谣更多的关注于现代人的情感点滴,其内容与形式也有了更多的变化。

  1. 花草民谣

  鲜花是民谣亘古不变的主题,这样说并不夸张。几十年前多利帕顿便唱出了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的动人旋律,还有“斯卡堡集市”里四类芳香植物的反复重复,更是成为民谣史上的经典唱段。在这类歌曲中,鲜花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那些花儿”唱出对那一去不复返的美好时光的追忆;“蓝莲花”代表着不怕曲折,不阿刚强的心;而无论是“丁香花”(唐磊),还是“蝴蝶花”(水木年华),它们代表的都是一段凄美的爱情。

  花草民谣的另一层含义是独立民谣(独立流行音乐通常又被称为花草)。台湾的陈绮贞、雷光夏、大陆的曹方等音乐人在简单编排的乐曲下宣扬着自己的简约美学,那透着泥土清香的声音在嘈杂的城市里显得是如此的格格不入,也是如此的珍贵。

  2. 人物民谣

  当姚政在快乐男生的舞台上唱起“妈妈”的时候,你是否想到这些年来中国已经产生了三首关于“妈妈”的民谣歌曲。它们分别来自万晓利(2002年)、李志(2007)、钟立风(2006),再加上早先张楚的“姐姐”,更早的丹.麦克林的“文森特”,或者汪峰写给钧子的“美丽世界的孤儿”,这些歌曲透出催人泪下的感伤。民谣简约的音乐形式决定了歌词在歌曲中的分量,而朴实真挚的歌词正是这些歌曲动人的精华所在。

  3. 时空民谣

  通常,好的歌曲需要在特定的时间或地点聆听,同样,好的音乐通常也离不开对特定场景的描述。“乌兰巴托的夜”取自贾樟柯的电影“世界”,主人公同朋友惜惜离别:漂向远方的人啊/慢些走/我用奔跑告诉你/我不回头。。。;“北京的冬天”在“寒冷”的配乐和老狼“干燥”的嗓音中述说着寒冷季节里的孤独寂寞。类似的,还有筠子“立秋”里的惬意舒爽和戴佩妮“四季”中描述夏天的天真俏皮。

  4. 地下民谣

  只需要一把木吉他就可以做出民谣音乐?不,你还需要一颗善于捕捉、并且细腻感性的心。所以,城市民谣不是陈词滥调的口水歌,而是对生活和情感最真实的表达。当你列举中国民谣音乐人的时候,无论你列出的是周云蓬、李志、王娟、小河,还是老狼、高晓松、许巍、汪峰,你都会发现,他们都正在或者曾经属于地下。

  5. 情感民谣

  流行歌曲的问题在于几乎所有的歌都是关于爱情的,而城市民谣毫无疑问具有更加真实和广泛的情感。对年少时光的追忆、对亲情的述说、朋友之间的离别之情、和恋人在一起听他弹琴唱歌快乐而朦胧的爱情、同窗之情。不管是什么样的感情,相信都可以在城市民谣里找到对应的个体。


  • 音乐常识
  • 本类人气排行:
    简谱乐理入门
    音名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便于称呼。

    简谱基础知识
    简谱基础知识  一般来说,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
       

    希特勒独爱瓦格纳的音乐
       

    新民族主义音乐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