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华根
2012-4-13、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四年的理工科大学的熏陶,使华根逐渐养成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他的琴艺也从未荒废过,而且,在训练过程中,他感觉到传统二胡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二胡作为拉弦乐器演奏发音的原理应和小提琴演奏发音的原理是一样的,为什么传统的二胡发出的声音无法与西方的弦乐乐器媲美?起初,他认为是二胡的制作上有缺陷。但是很快,他推翻了自己的假设。那么,怎样才能让二胡发出自然、富有弹性的美妙声音呢?华根试图运用物理学的理论来解决这个问题,他足足研究了20年,直到最近几年,才略有心得。
要在二胡演奏中获得动听的声音,华根先生认为,首先是要有一种正确的演奏方法,包括正确的演奏姿势、持琴方法、持弓方法,运弓技术和按弦方法。,二胡的发音是由弓毛和琴弦的摩擦引起琴弦的振动实现的,因此,研究弓毛和琴弦的接触情况和弓毛在琴弦上的运走情况十分重要。声音的品质由琴弦的振动方式所决定的。琴弦有规则的、充分的、自如的振动所发出的声音是美好的,反之则不然。
要使琴弦产生振动,必须有外力,即在弓毛与琴弦之间产生一定的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正压力与摩擦系数之积,在摩擦力一定的情况下,摩擦系数越大,正压力就越小。而二胡弓毛所用的材料是表面粗糙不平的马鬃,上面还涂抹了松香以增加弓毛和琴弦间的摩擦系数。这样,就可以用较小的正压力来获得所需的摩擦力。华根先生找到了这个客观存在,他的演奏一直强调“用最小的力达到最大的功效”,即所谓“四两拨千斤”。
其次,演奏者内心要有一种明确的音色概念。他的耳朵不但要有敏锐的音准概念,还要能认识到声音真正美好之处在什么地方。这就需要做大量的听觉训练,进行持续艰苦的脑力劳动。华根先生特别注重倾听世界一流的器乐演奏家和歌唱家的录音。他的家中收藏了1000多张音乐CD,有帕瓦罗蒂、多明戈的演唱,有卡萨尔斯、罗斯特洛波维奇的大提琴演奏,有奥依斯特拉赫、海菲茨的小提琴演奏,以及霍罗维茨、罗宾斯坦的钢琴演奏,等等。他经常欣赏这些世界一流歌唱家和演奏家演唱和演奏的优美动听的音乐,并加以分析、评价和比较,从而使自己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声音观念。
古人云:“未曾画竹,先要有成竹在胸。”华根先生认为,在演奏音乐时,也要意在曲先,耳朵和内心要先有音响的感觉。只有当内心听到了优美的声音,才有可能在琴上表达出来。
华根先生说,自己几十年来苦苦思索,苦苦追求,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也不是想在二胡演奏上作什么改革或创新,他只不过是想找到二胡发音的本质,使二胡的演奏音色音质与国际一流的弦乐水平接轨,从而让中国的民族音乐走向世界,为世人所共享。
年轻的时候意气风发,总想着在音乐上成名成家。随着阅历的增长,琴艺的娴熟,他发现,要真正有所成就,必须始终葆有一颗赤子之心,要抛舍一切急功近利的思想。他曾经向张忠纯老先生请教养生之道,张老只是徐徐吟出陶渊明的四句诗:“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何复独多虑。”这也成了华根先生艺术人生的准绳。寂寞耕耘几十年,他的琴声也少了许多世俗烟火气,添了几分悠远和空灵。
傅太太在嘉兴学院工作,周末才回家。华根也就有了更多的时间钻研民族音乐。每天早晨起床后,他会在最佳的精神状态下练琴1小时。下班一回家,他又马上取出二胡和古琴,把自己的感悟融会到乐曲中去。其余的时间他都用来听音乐和阅读文史哲书籍。他说,要让琴艺更上一层楼,除了勤学苦练,还要有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对人生的丰富体验,自在洒脱的个人风度,以及对中国博大文化的深刻理解。
更无俗物当人眼,但有泉声洗我心。愿华根先生艺术之树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