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谱控

魏森伯格
2012-4-13、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D小调练习曲》(Op.8)里,他创造了一个奇幻的音乐图像,呈现了内在音乐的光环。

  他是控制力坚强的完美主义者,抑或是浪漫派美学大师?从所弹奏的巴哈音乐当中,他曾经用以下的话语总结他艺术性格上的矛盾:“合乎逻辑与热情”。这多少也说明了魏森伯格在诠释这个世纪作曲家作品时的本质,在本辑中也收录一二,的确,尤其在拉赫曼尼诺夫《第一号钢琴协奏曲》能听到他急促冲动的诠释,他喜欢采用似强大漩涡的果断力配合逻辑的稳定性,所爆发出富戏剧性的冲劲弹奏原本较平静的乐章。在第一乐章里,原始的动机主题已被过度打碎,第一个如歌的主题只是在连续加重的伴随音形之上呈现冲突似的对话模式而已;而第二乐章里,苦心经营发展的复音旋律地弹出额外的颤音群:第三乐章里,魏森伯格从高音部魔幻似的旋律到低音部富冲劲的态势,皆包含有强烈的表达欲。

  最后的光辉杰作则是普罗高菲夫的《第三号奏鸣曲》与史特拉汶斯基的《彼得洛希卡》之三乐章,在普罗高菲夫的曲子里出现了精确而富打击性的演奏,即使是在最费力的段落都可以展现轻松随意的感觉;而在史特拉汶斯基的曲目里,将能够使得和弦组合成有旋律等量线的音符架构运用在其间。明显地看出魏森伯格的确是个能控制音符最高秩序的巧匠---而事实上他真的可以演奏出那样子的音乐---在释放无穷尽精力之际,还可以保持最高度的技术控制---一个令人屏息以待的时刻。

    我们可以在瑞士琉森的系列音乐会里听到魏森伯格在各方面不拘泥于教条的表现,他带来了完全不同以往的演绎方式,如同大键琴家佟·库普曼一样。特别强调的是魏森伯格身居教职时的心胸广大,例如他自九零年代起,每年在离琉森不远的艾根堡举行大师班,在这里他以“没有秘诀”的途径教授,让学生试著对乐曲“了解胜于判断”。他的学生说:“当只有一个人知道作曲家的意图与该如何演奏的时候,将会是个多么恐怖的时刻!”


上一页  [1] [2] 

  • 音乐名家
  • 本类人气排行:
    蒋英
    年轻时代的蒋英蒋英与钱学森夫妇蒋英近

    李彦歌
    箜篌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流传至今已

    王洁实、谢丽丝
       

    翟希贤
       

    刘淑芳
      会谈能唱的刘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