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昭匀
2012-4-13、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琵琶演奏家骆昭匀于1974年出生于北台湾的基隆市。小时候,她开始学钢琴及小提琴,乃承启蒙恩师李政茂老师、连信道老师、连梦祺老师等人的教导。当她念小学的时候,曾在公开场合表演数次,获得好评。进入国中后,她开始学中国传统乐器——琵琶;荣膺学校国乐团的琵琶首席,而且常随团比赛并演出。于1990至1992年就读于台北市立景美女子高级中学时,先参加学校管乐队学习法国号,后被推选为学校合唱团的钢琴伴奏。为当时的钢琴老师张孝惠老师多所培植、受益良深。
骆昭匀于1992年9月考入国立台北艺术大学音乐系,主修传统乐器——琵琶,弹奏的很灵巧明畅。五年的学程,在尊师重道的虚心养习中完成,幸蒙王正平教授及纪永滨教授指导。此时为了要增进个人琵琶演奏技巧及更精进的学习,即赴中国北京跟随刘德海教授以及杨靖教授学习。此外,她的副修是钢琴和理论作曲。钢琴在王美龄教授和陈敏华教授以及李婧慧教授指导之下日益精进。理论作曲师从游昌发教授指导,所创作发表之数首作品:如琵琶独奏曲《遁》、钢琴独奏曲、竖琴独奏曲,并改编有琵琶二重奏《胡笳十八拍》等。这些作品皆受好评。
在念大学期间,曾参与了以下多项重要演出: ● 1993年:当她就读大学时,考入了台北市立国乐团附设青年国乐团,担任琵琶演奏员并随团演出多场。● 1994年8月:曾短期受邀于新加坡文礼联络所华乐团,担任琵琶演奏员并随团演出。
● 1995年5月:荣获国立台北艺术大学“关渡新声”琵琶组比赛优胜,参与关渡艺术节---『关渡新声』获奖者音乐会演出,深获好评。
● 1995年6月:“中日友好妇女联合大会”在台召开,应邀弹奏琵琶独奏曲多首,获得好评。● 1995年10月:于台北市『瓦乐剧场』召开记者招待会,接受《表演艺术》、《中国时报》、《自由时报》等媒体采访,并举行音乐会两场,深获好评。
● 从1995年到1996年:连续两年荣获台湾省音乐比赛基隆市琵琶优等第一名。
● 于1997年3月:受邀于逢甲大学,参与一年一度的『逢甲艺术季』演出,深获好评。国立台北艺术大学毕业后,骆昭匀于1998年9月考入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研究所,专攻琵琶演奏,师从著名的琵琶演奏教育家李光华教授的教门,深获良师之首肯而侪身于学而优则演之境,殊深感戴。在此期间,亦受到孙维熙教授、郝贻凡教授、张强教授、章红艳教授等名师的指点,使其在音乐演奏更加趋于完善。专业研究所提呈的硕士毕业论文,题目为《二十世纪后半叶台湾琵琶音乐创作》,指导老师是袁静芳教授和张伯瑜教授。垂教之余,深深启发并悟识了音乐的《创作心得》乃源自于学术的《自由心证》,让音乐的价值与可贵,
与科学精神相同,令人刻骨铭心。这一篇毕业论文帮助人们了解台湾的社会发展与琵琶音乐创作之间的关系。而且,这篇论文不但附有谱例分析,并明列数首较具特征意义的曲目加以演绎评析。于2001年举办个人毕业音乐会,获专家评委一致好评,并通过硕士毕业论文答辩,获得琵琶演奏硕士学位。在念研究所的期间,她也副修了另外一项中国民族乐器──阮,师从于徐阳教授。在北京曾接受多次采访,计有:北京有线电视台音乐部《音乐人生》专栏、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港澳节目》专栏、北京中央电视台《北京2008申奥》专栏、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学生报》专栏。
而在此期间,亦曾参与了以下多项重要演出: ● 1999年5月:她受邀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表演,深获好评。● 1999年到2000年期间:因为钢琴造诣颇深,曾多次应邀为钢琴伴奏,深受赞扬。
● 2000年:加入徐阳教授召组的『阮重奏团』,担任中阮演奏员,参加北京中央电视台《新春民族音乐会》录像并播出,佳评如潮。● 2000年12月:受邀于北京台湾同胞联谊会《新春茶会》演出,屡获称颂。
● 2001年6月:在「名典咖啡语系」企业公司的张盛国先生及张薇小姐等人的支助下,于北京的『名典艺术沙龙』及中央音乐学院成功地举办个人音乐会,深获好评。并接受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港--澳节目》专栏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