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佐湟2012-4-13、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陈佐湟生于中国上海,1956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钢琴专业。1981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同年夏,应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先生之邀,陈佐湟赴美国著名的坦格乌德音乐中心及密西根大学音乐学院学习,1982年获音乐硕士学位。1985年获密西根大学颁发的第一个乐队指挥音乐艺术博士学位,成为新中国第一个音乐艺术博士。
如今,身为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和上海爱乐乐团艺术总监的陈佐湟在海内外都有着极佳的口碑,国外的乐评家给出的评价是——“他无疑拥有站在任何一个乐团面前的权威”。尽管如此,陈佐湟丝毫没有松劲的意思,每一次演出,不论大小,他都会像对待一次神圣的精神洗礼一样认真。
小学时,陈佐湟跟随调到厦门大学执教的父母搬到了“钢琴之岛”鼓浪屿,邻家的钢琴声让他驻足。“那时家里没条件买钢琴,母亲就在邻居家租了台旧琴,每天我可以练习一个小时。我还记得那台琴上有两个铜烛台,可想而知,它生产时还没有电灯呢!”但就是在这台长年失调、连音都不准的琴上,陈佐湟开始了他的音乐旅程。陈佐湟听说有个弹钢琴的邻居在跟母亲学俄语,便跟去拜师,后来才知道,这位启蒙老师正是钢琴家殷承宗。不久后,陈佐湟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
可惜,中学还没念完,“文革”就开始了。在石家庄的郊区,陈佐湟开始了种稻的生活,开荒、插秧、收割,4年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真是难熬。对于音乐,那双曾经在键盘上飞舞的手岂肯就此罢休?那沉浸在音符里的思想更不可能放弃追求,相反,被压抑的渴望在陈佐湟的心里埋下了更大的音乐种子。
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陈佐湟经小泽征尔推荐赴美学习音乐。刚到美国,一句英文也不懂的他深深感到了自己的差距,教授上课列举的有些作品他甚至从没有听说过。但在1985年,他却获得了密歇根大学建校一百多年来颁发的第一个乐队指挥音乐艺术博士学位,成了新中国第一个音乐艺术博士,那段时间,除了吃饭睡觉,他几乎把自己“锁”在了图书馆。
即便在今天,陈佐湟仍有每天读乐谱的习惯。有人不解:“那些乐章您早已能够背诵了,为什么还要每天读?”他的回答很简单:“不读谱我睡不着觉!”托斯卡尼尼说:如果观众没有感到我的存在而只听到了音乐,那我将十分荣幸。陈佐湟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如此。这些年来,他总结出了指挥的最高境界:“不把自己当成‘第三人称’向观众讲解作曲家想要说的话,而是把自己融入音乐,与乐队一起站在作曲家的立场上以‘第一人称’打动听众。”
1996年,陈佐湟辞去部份国外职务,回到中国,参加了在原中央乐团基础上组建中国交响乐团的工作, 并出任该团首任艺术总监(1996年—2000年)。中国交响乐团实行了国际上职业乐团通用的音乐季演出制,几年中邀请了上百位国际上优秀的音乐家来团合作,演出了大量中外交响乐作品,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交响音乐事业的发展。陈佐湟带领乐团在国内许多城市及西欧三国,日本和墨西哥的访问演出获得了听众和乐评家的一致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