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祖强
2012-4-13、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吴祖强,作曲家,原籍江苏,1927年7月24日生于北京。小学和中学时代在音乐家盛家伦、张定和的影响下立志学习音乐。1947年入南京国立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师从江定仙。1952年在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赴苏联留学,入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学习。1958年毕业归国,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78年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1982年任院长。他曾作为中国音乐家的代表,赴苏联、英国、捷克斯洛伐克、日本等国家访问,并多次担任国际音乐比赛评委。1979年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1985年起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吴祖强作有管弦乐、协奏曲、舞剧、大合唱、室内乐、独奏曲等各种体裁和形式的音乐作品,其中较重要的有:弦乐四重奏、交响音画《在祖国的大地上》、清唱剧《与洪水搏斗》,以及与杜鸣心合作的舞剧《鱼美人》、《红色娘子军》的音乐和与刘德海合作的琵琶与管弦乐队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等。此外,他曾将著名的传统乐曲《二泉映月》、《听松》改编为弦乐合奏曲,《江河水》改编为二胡与管弦乐队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改编为琵琶与管弦乐队协奏曲,很受观众欢迎。他还创作过一些独奏、独唱曲和电影、话剧音乐。吴祖强的创作风格严谨,善于从音乐艺术的规律中展开乐思,他一面吸收西欧和俄罗斯古典音乐作曲手法的优秀传统,一面在民族风格、民族特点上进行有益的探索,力求把这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创作出富有民族气派的音乐作品。他还通过以民族乐器和交响乐队协奏或合奏的形式,把中国民族民间的音乐构思和交响音乐的手法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除音乐创作外,吴祖强还著有《曲式与作品分析》。
在中国交响乐团为吴祖强举行的《八旬回响》——吴祖强教授作品音乐会上,人们听到了他的不同时期、不同体裁、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尤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他在苏联留学期间的作品,这些作品大部分不曾与观众见过面。新中国成立后,吴祖强成为首批留苏的三名音乐专业学生之一,与指挥家李德伦、女高音歌唱家郭淑珍一同赴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留学。音乐会上演出的他这一时期创作的《C大调弦乐四重奏》,在1956年就由莫斯科音乐学院四名教授组成的康米塔斯四重奏团在苏联国家广播电台录音播放,并由苏联国家音乐出版社出版了乐谱。对于一名留学生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殊荣,足见他的成绩优秀。 音乐会上还演出了他的毕业作品:《涂山之阳——与洪水搏斗》(1958年),这是为郭沫若的长诗谱曲的清唱剧,由大型交响乐队、混声合唱、女高音和男中音演出,内容为传说中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的故事。在上世纪50年代,吴祖强就创作出了有如此精致的结构、完美的和声及复调技法的交响合唱作品,无论是管弦乐写作还是难度最大的多声部声乐写作,今天听来仍是一部令人震撼的精品。说是命运选择了吴祖强,不如说是音乐与时代选择了他。他的一生都是与音乐联系在一起的,无论是作曲、教书、担任领导还是社会活动,吴祖强的人生轨迹,是一条与新中国音乐文化事业发展的平行线。时代见证了这一切。
《红色娘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