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彦钧
2012-4-13、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华彦钧(即瞎子阿炳,1893——1950),从小因家境贫寒,跟着他父亲当上了道士。他父亲是位琵琶高手,他跟父亲学音乐,悟性极强,又能吃苦。他在笛子尾部拴个秤砣来练习持笛的腕力;冬天用冰块摩擦双手练弹琵琶的指功;热天,为防虫咬,把腿浸在水里拉二胡;练二胡和琵琶常常练得手指出血还不肯休息。由于他辛勤苦练,十五岁左右就成了无锡道教界的出色乐师。他曾随民间乐队到办红白喜事家里当吹鼓手,沦为流浪艺人。
穷,已经够苦的了,想不到又害了眼病,因为没钱医治,不久不瞎了眼。当时一位晚报的记者在报上为他写的报道说:“……凄凉哀怨的二胡曲,从街头传来……我披衣而起,走出大街,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媪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瞎子,从公园的小路上由东向西而来。在惨淡的灯光下,我依稀认得就是阿炳夫妇俩……在纷纷扬扬的飞雪中,发出凄厉欲绝的袅袅之音。”
阿炳的生活尽管非常困苦和凄惨,但他“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从不对恶势力低头。国民党军阀汤恩伯的第十三个小老婆生日办堂会,要他到府里弹琵琶,拉曲子,他说“攀不上高门”,拒绝去,挨了一顿打,也毫不屈服,马上又编了唱词骂他们。
阿炳的一生是不幸的。他把自己一生的不幸倾注在他自己创作的“依心曲”中,这是他在忧愤的时候信手拉的曲子,一点一滴铸进自己的痛苦和忧愁,久而久之,就成了后来被命名为《二泉映月》的动人乐曲。中央音乐学院的杨荫浏教授问阿炳:“你常什么地方拉这支曲子?”阿炳说:“我经常在街头拉,也在惠山泉亭上拉。”扬教授脱口而出:“那就叫《二泉》吧!”但《二泉》又不像完整的曲名,有人说叫《二泉映月》,可又有抄袭《三潭映月》之嫌。经过再三推敲,才定下《二泉映月》这个曲名。凡去过无锡惠山公园的朋友都知道,公园里的二泉根本不能映月,因为二泉上的亭子遮住了阳光和月光。但是,这不要紧,重要的是这首二胡曲本身的强烈感染力,使人感受到这首曲子如实地反映了阿炳内心的忧愤情绪。乐曲在意犹未尽的意境中结束,正象征着他那经过无数坎坷、苦难、抗争仍找不到光明的悲剧性的一生。阿炳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来描写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仔细聆听这首二胡曲,就能体会出他那个时代劳苦大众的巨大苦难。这是阿炳自传式的作品,是一部具有深刻现实主义的不朽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