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友鹤
2012-4-13、歌谱控、人气:(载入中...)
人物介绍
阳友鹤(1913一1984)男,川剧旦角演员,生于1913年,祖籍四川彭州(彭县)。原名永清,艺名“筱桐凤”。中国共产党党员。8岁入金兰科社学艺并登台演出,青少年时代在泸州、资阳河一带搭班,博闻强记,潜心学艺,打下了坚实的功底。成名后一直在成都、重庆演出,长期与曹俊臣、张德成等合作,技艺益精。他戏路宽广,文武兼备,闺门、青衣、鬼狐、刀马、花旦、奴旦皆能。唱腔朴实刚健、流畅舒展、韵味醇厚,独树一帜,既能保持川剧高腔的共性,又能表现不同人物的个性。表演情绪饱满、气脉连贯,内心活动丰富;做派讲究规范,程式的选择运用得心应手。他善于学习、吸取前辈川剧艺人和各剧种的长处丰富自己,所演剧目力求有独创的特色,在剧本、唱腔、表演、舞蹈等方面时有改革创新。曾致力于服装、化妆的革新和时装川剧的演出,对川剧旦脚表演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多有建树。
求艺经历
1931年,18岁的阳友鹤重返重庆,在章华大舞台演《水漫金山》中扮演白娘子,每场暴满。陈翠屏相形见绌,拟离渝。阳闻之,重礼登门拜望,并主动与陈同台演出,甘当配角,扮演丫头彩女,陈感痛哭,遂将积累舞台经验旦角艺术全传授给阳,阳尊师重道,为同业钦佩。
阳友鹤潜心研究周幕连、陈翠屏等川剧前辈表演之特长,对川剧昆、高、胡、弹、灯各种腔声仔细钻研,对旦角表演刻意求精,他的唱腔充分表达人物感情、性格,达到很高境界。他演的《刁窗》1938年被重庆百代公司灌唱片。在《凤仪亭》、《梁红玉》等剧中。采用高腔中《红鸾袄》曲牌演唱,韵味各别,扣人心弦。被观众同行称赞为“阳红鸾”,评为“柔时象三春之柳,刚时如飞呜之锅,稳准若山鹰抓兔,矫健似雏燕腾空,一招一式,匠心独远,自成一家”。在川剧剧种中开创了旦角表演艺术的“阳派”,塑造出许多不同类型的感人艺术形象。
阳友鹤在《铁笼山》中饰演杜后
出演剧目
30年代,阳友鹤在成都“新又新”大舞台编导主演了时装戏《灵魂的安慰》、《哑女与妖妻》、《农嫁女》等剧目,揭示反对富豪压迫穷人和旧社会的黑暗,反映了人民追求幸福光明的渴望。
建国后,他热情投入戏曲改革工作。1952年在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时与周企何合演《秋江》荣获演出奖和演员奖,并受到陈毅夸奖。他所演的《刁窗》、《金山寺》、《蹈蝉》、《